大暑涉长川,前山后山深。
忽逢轮囷木,投得数亩阴。
仆夫六七人,卧起且呻吟。
念尔亦太劳,独佚我何心。
试为苏门啸,泠泠鸾鹤音。
遗声满坑谷,爽气回中林。
松风为之兴,凉冷破烦襟。
神骨斗醒快,炎蒸岂能侵。
安得写此怀,寄之朱丝琴。
大暑涉长川,前山后山深。
忽逢轮囷木,投得数亩阴。
仆夫六七人,卧起且呻吟。
念尔亦太劳,独佚我何心。
试为苏门啸,泠泠鸾鹤音。
遗声满坑谷,爽气回中林。
松风为之兴,凉冷破烦襟。
神骨斗醒快,炎蒸岂能侵。
安得写此怀,寄之朱丝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炎热夏日寻求清凉避暑的画面。诗人在大暑时节,来到一条长河的岸边,这里山峦重叠,环境幽深。偶然发现几棵轮囷树投下了浓阴,可以暂且休息。在这个自然形成的小天地里,有六七个人同样躺在那里,他们的呼噢声此起彼伏,显得十分劳顿。诗人心中涌现出对他们的同情,也许是因为他们也像自己一样忙碌而疲惫。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他试着模仿苏门(唐代诗人苏源明)的风格去吟咏,这种鸾鹤般清脆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让人感到一阵凉爽。诗人的这种情感表达与自然融为一体,连松树的风都能让他感到心旷神怡。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安静地写下这份心怀,并将其寄托于一件物品——朱丝琴。这不仅是对音乐的喜爱,也是他内心世界的一种抒发和寄托。整个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炎热夏日寻求精神慰藉的过程,以及他对于劳动者生活状态的同情和理解。
惯说金庭山水清,嗟余俗眼何由识。
新春示我山水图,金庭乃在东南烟浪之具区。
洞天福地仙所都,灵芝瑞草无时无。
危峰倒插青天孤,下涉险阻连重湖。
秋风飒飒吹黄芦,白波漫天雁鹜呼。
沙头二老翁,衣冠一何伟。
乌纱笼头发垂耳,笑看云山弄云水。
就中一叟豪且雄,恐是近世天全翁。
领客常游湖水东,脱屣富贵寻崆峒。
英贤遗迹转眼空,好事写入兹图中。
不然胡为避世士,被服却有今人风。
余生亦爱金庭好,对画题诗心懆懆。
会约先生作胜游,他日风流成四老。
老桂无香露花湿,凉月半庭草虫泣。
白茄灰冷黑狻猊,坐拥孤衾百忧集。
西邻小娃夜舂黍,落叶喧阶隔人语。
何处一声金剪刀,万玉琅琅敲急雨。
笑掷残书起推户,簪罥帘旌迟鹤步。
明河滟滟斗杓横,兴来错诵欧阳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