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娃宫,采香径,范蠡五湖侧。
子夜吴歌,声缓不须拍。
崇桃积李花闲,芳洲绿遍,更冉冉、柳丝无力。
试思忆。老去一片身心,孤负好春色。
古往今来,时序恼行客。去年今日山中,如何知得。
却又在、他乡寒食。
馆娃宫,采香径,范蠡五湖侧。
子夜吴歌,声缓不须拍。
崇桃积李花闲,芳洲绿遍,更冉冉、柳丝无力。
试思忆。老去一片身心,孤负好春色。
古往今来,时序恼行客。去年今日山中,如何知得。
却又在、他乡寒食。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春色中孤独与时光流转的意境。"馆娃宫,采香径,范蠡五湖侧"一句,以古典园林的景致开篇,让人感觉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氛围。紧接着的"子夜吴歌,声缓不须拍"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音乐的回忆和怀念,似乎在表达一种淡雅的情感。
"崇桃积李花闲,芳洲绿遍,更冉冉、柳丝无力。试思忆"一段,通过鲜明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这里的"更冉冉、柳丝无力"可能暗示着春意渐浓,但也显露出一种柔弱和不经风霜的情态。
接下来的"老去一片身心,孤负好春色。古往今来,时序恼行客"则是诗人对岁月流逝、个人生命体验的深刻感慨。这里的"孤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无法珍守的哀愁,而"时序恼行客"则揭示了时间对旅行者(即人生旅途上的人)的无情打击。
最后,"去年今日山中,如何知得。却又在、他乡寒食"一句,以一种感伤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思考。这里的"寒食"可能象征着孤独与凄凉,而诗人的身处异乡,更增添了一份离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生命和个人经历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充满哲思与情怀的佳作。
著意留春,留不住、春归难恋。
最苦是、梅天烟雨,麦秋庭院。
嫩竹阴浓莺出谷,柔桑采尽蚕成茧。
奈沈腰、宽尽有谁知,难消遣。幽阁恨,双眉敛。
香笺寄,飞鸿远。向风帘羞见,一双归燕。
翠被闲将情做梦,青楼赚得恩成怨。
对尊前、莫惜唤琼姬,持杯劝。
云壑泉泓,小者如杯,大者如罂。
更石筵平莹,宽容数客,淙流回激,环绕飞觥。
三涧交流,两崖悬瀑,捣雪飞霜落翠屏。
经行处,有丹荑碧草,古木苍藤。徘徊却倚山楹。
笑山水娱人若有情。
见傍回侧转,峰峦叠叠,欲穷还有,岩谷层层。
仰视云间,茅茨鸡犬,疑是仙家来避秦。
青林表,望烟霞缥缈,隐隐鸾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