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西风晓骤寒,数声霜信度云端。
前朝跋马看山稼,逮熟无妨意为宽。
半夜西风晓骤寒,数声霜信度云端。
前朝跋马看山稼,逮熟无妨意为宽。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清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句“半夜西风晓骤寒”,描绘了一幅深夜时分,西风急起,清晨的寒气骤然降临的画面。这里的“骤寒”不仅指天气的突然变冷,也暗含了诗人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
次句“数声霜信度云端”,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氛围。霜信,指的是霜降时节的信使,这里用“数声”形容霜降的声音,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仿佛是大自然在通过细微的声音传递着季节的信息,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特有的宁静与肃穆。
第三句“前朝跋马看山稼”,转而描述了过去人们在秋天欣赏山间庄稼的情景。这里的“跋马”可能是指骑马行走,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农事丰收的期待。通过这一句,诗人将历史与现实相连接,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最后一句“逮熟无妨意为宽”,则是诗人对于秋天收获季节的感慨。这里的“逮熟”意味着庄稼成熟,而“无妨意为宽”则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流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深秋清晨的宁静与美丽,同时融入了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感悟。
五月十日雨如射,西山诸溪水皆下。
大陆朝迷牛马群,疾雷夜破蛟龙罅。
洪涛冥冥夕风急,白浪闪闪山水亚。
浮波喷沫来崔巍,巨丘欲没高岸颓。
咫尺莫辨天宇阔,仓卒但忧坤轴摧。
固知一苇不可济,虽有万弩何由回。
农家夜起筑堤障,妇女走观色沮丧。
恶少迎人争渡喧,父老携幼登城望。
门前秪讶海劫翻,井中暗觉潮声上。
忆昨曾为万里行,洞庭滟滪何渺冥。
鲸吞鳌横那可测,盘涡骇浪谁能平。
只今忧寐时作恶,闻此终夜令心惊。
旋看雨霁劫亦止,沙嘴忽落千尺水。
杂花濛濛夏壖静,细草青青夕洲靡。
行人褰裳掇菱荇,稚子垂竿取鲂鲤。
眼前喜愕俱已忘,就中消息谁为此。
《观涨》【明·何景明】五月十日雨如射,西山诸溪水皆下。大陆朝迷牛马群,疾雷夜破蛟龙罅。洪涛冥冥夕风急,白浪闪闪山水亚。浮波喷沫来崔巍,巨丘欲没高岸颓。咫尺莫辨天宇阔,仓卒但忧坤轴摧。固知一苇不可济,虽有万弩何由回。农家夜起筑堤障,妇女走观色沮丧。恶少迎人争渡喧,父老携幼登城望。门前秪讶海劫翻,井中暗觉潮声上。忆昨曾为万里行,洞庭滟滪何渺冥。鲸吞鳌横那可测,盘涡骇浪谁能平。只今忧寐时作恶,闻此终夜令心惊。旋看雨霁劫亦止,沙嘴忽落千尺水。杂花濛濛夏壖静,细草青青夕洲靡。行人褰裳掇菱荇,稚子垂竿取鲂鲤。眼前喜愕俱已忘,就中消息谁为此。
https://shici.929r.com/shici/QpSHAxR7hf.html
三才本参列,人道镇无亏。
克肖二仪者,茫茫知为谁。
帝业至勋华,中天扬皎曦。
寂寞千载后,空有高名垂。
孤坚更无极,卓彼象尼师。
俯仰均覆载,试占诸乳儿。
乳犹在儿口,浑浑亦何知。
所喻夫子圣,天与地高卑。
古今同一辙,不假教诏为。
逮自立门户,或操炉与锤。
孰云不师孔,克自树良规。
我年涉衰迈,稍复念儿时。
徒兴望洋叹,奈此鬓成丝。
静念热衷肠,拮据殆忘疲。
宦辙指东鲁,周游洙泗涯。
升堂肃瞻拜,懔懔无邪思。
愿言保终始,努力复奚疑。
圣轨固云远,跻攀方自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