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意不乐,客行春尚寒。
仆夫已在门,慈母犹授餐。
长跪缄缝衣,问我何时还。
前途多风水,青衫得无单。
抆泪向母言,此行非苦艰。
丈夫既乘传,宁作敝貂看。
不须母烦忧,但愿母常安。
宦薄虽食贫,菽水聊足欢。
回头顾妻孥,人生聚合难。
明知离别悲,莫破名利关。
他乡久索居,何以慰我颜。
有便常寄书,念我双鬓残。
竭力奉高堂,弄雏以自宽。
征人视芳草,客梦仍故山。
恐伤骨肉意,蓄泪不敢弹。
登车路悠悠,凄恻摧心肝。
忽忽意不乐,客行春尚寒。
仆夫已在门,慈母犹授餐。
长跪缄缝衣,问我何时还。
前途多风水,青衫得无单。
抆泪向母言,此行非苦艰。
丈夫既乘传,宁作敝貂看。
不须母烦忧,但愿母常安。
宦薄虽食贫,菽水聊足欢。
回头顾妻孥,人生聚合难。
明知离别悲,莫破名利关。
他乡久索居,何以慰我颜。
有便常寄书,念我双鬓残。
竭力奉高堂,弄雏以自宽。
征人视芳草,客梦仍故山。
恐伤骨肉意,蓄泪不敢弹。
登车路悠悠,凄恻摧心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远行的游子对家中亲人的深深眷恋与不舍。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活场景的再现,展现了游子与母亲之间的深情对话,以及他对家庭成员的牵挂。
首句“忽忽意不乐,客行春尚寒”,开篇即点出游子内心的愁绪与外界环境的寒冷,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接着,“仆夫已在门,慈母犹授餐”描绘了母亲在送别时的不舍与关怀,表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游子长跪请求母亲缝补衣物,并询问归期,这一细节体现了他对家庭的依恋和对未来的担忧。
“前途多风水,青衫得无单”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旅途中的艰难与不确定性,同时也暗示了游子对自身处境的担忧。面对母亲的担忧,游子安慰她不必忧虑,自己作为男子汉,不会轻易被困难击倒,即使穿着破旧的衣服,也应保持乐观的态度。
“不须母烦忧,但愿母常安”一句,表达了游子对母亲的关心与爱护,希望母亲能够平安健康。接下来,他坦诚地告诉母亲自己的生活状况,虽然官职卑微、生活贫困,但只要能给家人带来快乐,就足以让他感到满足。
“回头顾妻孥,人生聚合难”一句,流露出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同时也认识到人生聚散无常的现实。尽管知道离别会带来悲伤,但为了追求名利,游子还是选择了踏上旅程。最后,他嘱咐母亲要常给他写信,关心他的生活,同时承诺尽力孝顺父母,照顾家庭。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游子与母亲的对话,展现了亲情的温暖与力量,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在离别之际,游子不仅表达了对母亲的关爱与安慰,也传递了对家庭的承诺与责任感,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