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台佳士君章孙,句法来自西溪门。
向来家住金谷园,珊瑚四尺蜡作薪。
床头黄金已散尽,买书却铸文章印。
印成一字不疗饥,仰天大笑还哦诗。
诸老先生总参遍,只欠一瞻晦翁面。
晦翁今已作贵人,君从何许去问津。
劝君努力战今举,来年拜渠为座主。
书台佳士君章孙,句法来自西溪门。
向来家住金谷园,珊瑚四尺蜡作薪。
床头黄金已散尽,买书却铸文章印。
印成一字不疗饥,仰天大笑还哦诗。
诸老先生总参遍,只欠一瞻晦翁面。
晦翁今已作贵人,君从何许去问津。
劝君努力战今举,来年拜渠为座主。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送安成罗茂忠》。诗中通过书台、佳士君章孙等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学术修养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同时也透露了一种生活上的困顿与文化追求之间的矛盾。
开篇“书台佳士君章孙,句法来自西溪门。”两句,展示了诗人对于书籍的珍视以及学问根源的自豪。这里的“书台”不仅是写作的地方,也象征着知识和文化的积累。而“佳士君章孙”则表明诗人对友人的尊重与礼赞,他们或许同样是文学爱好者,共同追求高尚的情操。
接着,“向来家住金谷园,珊瑚四尺蜡作薪。”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平日的居所和阅读书籍时使用的特殊蜡烛。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一种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学问和文化传承的执着。
“床头黄金已散尽,买书却铸文章印。”表达了诗人的困境——家中财物耗尽,但他依然坚持购买书籍并铸造用于印刷文章的工具。这是对知识和文学追求的一种牺牲与坚守。
“印成一字不疗饥,仰天大笑还哦诗。”则描写了即便如此艰难的物质条件下,诗人仍旧以书籍为乐,通过阅读和吟咏来获取精神上的满足。
随后,“诸老先生总参遍,只欠一瞻晦翁面。”这两句中,诗人向“诸老先生”询问情况,但却未能见到心中的“晦翁”,显示出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晦翁今已作贵人,君从何许去问津。劝君努力战今举,来年拜渠为座主。”诗人表达了对于朋友晦翁现状的惊讶,并鼓励他要努力争取明年的科举考试,以期取得更好的成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书籍、学问和文学追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坚守文化理想与个人梦想的情操,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士人面临的生存困境和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