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三司晏尚书秋咏·其二》
《和三司晏尚书秋咏·其二》全文
宋 / 宋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溪漘水净莲茎倒,林杪风乾栗罅开。

迥眺独吟俄夕景,毕逋鸦尾过墙来。

(0)
翻译
溪边的水清澈见底,莲茎倒映其中。
树林梢头,风干了露水,板栗的裂缝也张开了。
注释
溪漘:溪边。
水净:清澈。
莲茎:莲的茎秆。
倒:倒映。
林杪:树梢。
风乾:风干。
栗罅:板栗的裂缝。
开:打开。
迥眺:远望。
独吟:独自吟唱。
俄夕景:傍晚景色。
毕逋:归巢的乌鸦。
鸦尾:乌鸦的尾巴。
过墙来:飞过墙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自徜徉时的感慨和情怀。

“溪漘水净莲茎倒”一句,以清澈的小溪和倒伏的荷茎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与淡雅的氛围。溪水清澈,反映了秋天气候的转凉,而倒下的莲茎则是夏日过后植物凋零的象征,透露出时光流逝和生命轮回的主题。

“林杪风乾栗罅开”接着描写秋风吹拂下,树木间的果实已经成熟,甚至有的裂开了。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精细观察,也暗示着诗人对于时光和事物成熟后必然面临分离与变化的心境。

“迥眺独吟俄夕景”这里,“迥眺”表达了一种悠闲且深远的目光,诗人独自一人,对着渐渐落幕的傍晚景色轻声吟咏。这不仅是对秋日黄昏美景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伤。

“毕逋鸦尾过墙来”最后一句,通过描写鸟儿在墙头穿梭,传达了一种超越束缚、自由自在的情怀。鸦尾,即乌鸦之类,秋天常见的鸟类,它们的出现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象征着诗人对于自由和远行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诗人独自徜徉时的感慨、对生命流逝的感悟以及对自由的渴望。

作者介绍
宋祁

宋祁
朝代:宋   字:子京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生辰:998~1061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遂为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司空宋庠之弟,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范镇为其撰神道碑。天圣二年进士,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
猜你喜欢

黄幼章邀游巢云轩

何年招隐青山里,水石依然对草堂。

桃谷已迷秦日月,兰台曾秘汉文章。

风泉千磴常飞雨,木叶三秋半带霜。

惟有鹿门长接近,屡能乘兴到云房。

(0)

经山人李子长墓

坟前鸟雀啄高枝,过客能传处士诗。

食肉未为何点累,解酲终笑季伦痴。

荒山裸葬非违俗,流水浮名尚有碑。

独鹤不归华表柱,麒麟高冢几累累。

(0)

雨中过喷玉岩

喷玉岩前山翠飞,千丝披拂近人衣。

青林忽乱蛟龙雨,丹磴长连雪霰晖。

壶榼动随高士履,桔槔争息丈人机。

匡庐日暮何如此,醉卧云松未拟归。

(0)

嬉春曲陈公载索和用韵·其四

三星的铄露华光,宛转歌声逐女郎。

沉水欲销金铪匝,曲璚初卷绣鸳鸯。

风前调笑思捐佩,陌上含情问采桑。

惟有扬雄疲执戟,年年空叹鬓丝长。

(0)

浴佛日同汪公干李季常邓君肃黄公补梁少仲林开先过小东林·其一

隐树为莲座,鸣螺集梵筵。

不知成佛后,犹记下生年。

义岂因文字,心难灭世缘。

閒来林下坐,亦是小参禅。

(0)

归田杂咏十二首·其一

一雨淹晨暮,閒居似避喧。

邻人难假盖,樵客少过门。

脱粟应妨罄,残书懒自翻。

本无经济术,藏拙在乾坤。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