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智谦上人送李相公赴昭武军》
《依韵和智谦上人送李相公赴昭武军》全文
唐 / 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暂别庙堂上,雄藩去豁情。

秋风生雁渚,晚雾湿龙旌。

吟里过侯服,梦中归帝城。

下车军庶乐,千里月华清。

(0)
翻译
暂时离开朝廷之上,胸怀壮志奔赴边疆。
秋风吹过雁群栖息之地,傍晚的雾气打湿了龙旗飘扬。
在吟诵诗篇中走过诸侯封地,梦中回归京都皇城。
从车上下来,士兵和百姓都感到快乐,千里之地月色清明。
注释
暂别:暂时离开。
庙堂:朝廷。
雄藩:边疆重镇。
豁情:释放情怀,施展抱负。
雁渚:雁群栖息的水泽。
晚雾:傍晚的雾气。
龙旌:皇帝或高官的旗帜。
侯服:诸侯的封地。
帝城:京都,皇城。
下车:从车上下来(指官员出行)。
军庶:士兵和百姓。
月华清:月色明亮清澈。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中的《依韵和智谦上人送李相公赴昭武军》,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未来征途的美好祝愿。

“暂别庙堂上,雄藩去豁情。” 这两句描绘了分别时的情景和氛围。庙堂通常是古代官府或重要建筑,此处可能指朋友相聚的地方。雄藩意指壮丽的边塞或者军营,而“去豁”则表达了一种豪迈、开阔的情怀。

“秋风生雁渚,晚雾湿龙旌。” 这两句以自然景象烘托离别之情。秋风带来了大雁的叫声,雁渚即是雁过的声音,而晚雾湿润了军旗(龙旌),营造了一种萧瑟而又神秘的氛围。

“吟里过侯服,梦中归帝城。”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在吟诵之间,诗人心中想象着朋友穿过侯服(可能指某地之名或官职),而在梦中,他又希望朋友能够平安返回帝都。

“下车军庶乐,千里月华清。”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朋友未来旅途的祝福。诗人希望朋友即使身处千军万马之中,也能保持欢乐的心情,而那遥远的月光则象征着纯洁和明亮,预示着友人的前路平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以及他对于朋友未来的美好期待。

作者介绍

李中
朝代:唐   字:有中   籍贯:江西九江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三广合兵

三广兵齐气概雄,牙旂高处识元戎。

辛勤止欲消民害,非为云台第一功。

(0)

浈阳峡

晓发浈阳峡,云昏雨尚酣。

四山深霭翠,一水净拖蓝。

舟转帆依岸,猿啼树挂岩。

仙踪何处觅,白石卧烟岚。

(0)

江门赠别

市远家贫岁又荒,无鱼无肉祇家常。

青丝藤菜羹犹滑,赤米花黏饭颇香。

几句残诗明月下,三杯旨酒短篱旁。

明朝睡起江潮长,恰送君归顺水航。

(0)

昌黎村访云氏女四首·其一

渺渺平芜天际,行行匹马朝暾。

霞彩岚光映处,竹围孤屿人村。

(0)

唐马图·其三

翠华当日幸新丰,磊落腾骧万疋同。

意匠年来看惨淡,开元犹似梦魂中。

(0)

毛女唐常建尝言山中遇毛女,自言秦宫人·其二

山野花钿木叶衣,几春花好又花稀。

自从画出秦官怨,闲与诗人管是非。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