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别庙堂上,雄藩去豁情。
秋风生雁渚,晚雾湿龙旌。
吟里过侯服,梦中归帝城。
下车军庶乐,千里月华清。
暂别庙堂上,雄藩去豁情。
秋风生雁渚,晚雾湿龙旌。
吟里过侯服,梦中归帝城。
下车军庶乐,千里月华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中的《依韵和智谦上人送李相公赴昭武军》,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未来征途的美好祝愿。
“暂别庙堂上,雄藩去豁情。” 这两句描绘了分别时的情景和氛围。庙堂通常是古代官府或重要建筑,此处可能指朋友相聚的地方。雄藩意指壮丽的边塞或者军营,而“去豁”则表达了一种豪迈、开阔的情怀。
“秋风生雁渚,晚雾湿龙旌。” 这两句以自然景象烘托离别之情。秋风带来了大雁的叫声,雁渚即是雁过的声音,而晚雾湿润了军旗(龙旌),营造了一种萧瑟而又神秘的氛围。
“吟里过侯服,梦中归帝城。”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在吟诵之间,诗人心中想象着朋友穿过侯服(可能指某地之名或官职),而在梦中,他又希望朋友能够平安返回帝都。
“下车军庶乐,千里月华清。”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朋友未来旅途的祝福。诗人希望朋友即使身处千军万马之中,也能保持欢乐的心情,而那遥远的月光则象征着纯洁和明亮,预示着友人的前路平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以及他对于朋友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