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颜几寒暑,编叶当衣裳。
琴古面无漆,柏枯身有香。
树精为老仆,石髓作乾粮。
不语坐松下,天风吹发凉。
童颜几寒暑,编叶当衣裳。
琴古面无漆,柏枯身有香。
树精为老仆,石髓作乾粮。
不语坐松下,天风吹发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大涤山的道士的生活景象。"童颜几寒暑,编叶当衣裳"表达了道士年纪虽长但面貌仍像孩子般纯真,而且他们用自然界中的叶子作为衣物,无需世俗的华丽装饰。"琴古面无漆,柏枯身有香"则是说道士拥有一把老旧的琴,其表面未经打磨,但它却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而即便是枯萎的柏树,也能散发出自然的芬芳。
"树精为老仆,石髓作乾粮"进一步描绘了道士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树精被比喻成忠诚的老仆人,而石头中的空洞则像干粮一样供给他们食物。最后两句"不语坐松下,天风吹发凉"展现了道士在松树下安静地坐着,不与世俗交流,只是享受着天然的清风拂拂头发,感到一丝凉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向往。
东雒山人羽为衣,腰悬宝剑光陆离。
超然乘天㳺,旷荡八极随飙驰。
俯视嵩高三十六,一一秀出紫金翠羽之华芝。
中有少室八百六十丈,颠倒元气涵晨霏。
毵毵绿毛仙,濯足清泠渊。
见人不肯折腰拜,手掷绿黍散作天花旋。
天花旋,舞连娟,玉女从东来,头戴云翘足跰?。
试持秋帛捣寒石,中夜灵响凄紧如霜弦。
不知龙穴有石髓,太乙月鼎将同煎。
劳生任飘忽,谁复相留连。
天鸡一鸣天下白,齐州九点凝青烟。
朝㪺瀍涧之灵泉,夕漱伊洛之寒川。
虽知城郭尚依旧,华表鹤泪应千年。
大江东流浴龙虎,丹光掩月夜吞吐。
故乡何处久不归,人间一笑成今古。
三素云高不可攀,仰见群仙出没于其间。
勿使明镜凋朱颜,顾我魁礧徒,无由扣琼关。
我不能鼻息吹虹霓,顿挫万物归新题。
我不能白昼兀坐惜居诸,时翻枯竹除白鱼。
但得三寸舌,赤如莲花净于雪。
高谈蕊珠经,旦夕声不绝。
声不绝,造玄徽,芙蓉峰前金虎要人骑。
山人当相求,飞飞腾太微,共持瑶华玉管凌云吹。
《东雒山房诗》【元·宋濂】东雒山人羽为衣,腰悬宝剑光陆离。超然乘天㳺,旷荡八极随飙驰。俯视嵩高三十六,一一秀出紫金翠羽之华芝。中有少室八百六十丈,颠倒元气涵晨霏。毵毵绿毛仙,濯足清泠渊。见人不肯折腰拜,手掷绿黍散作天花旋。天花旋,舞连娟,玉女从东来,头戴云翘足跰?。试持秋帛捣寒石,中夜灵响凄紧如霜弦。不知龙穴有石髓,太乙月鼎将同煎。劳生任飘忽,谁复相留连。天鸡一鸣天下白,齐州九点凝青烟。朝㪺瀍涧之灵泉,夕漱伊洛之寒川。虽知城郭尚依旧,华表鹤泪应千年。大江东流浴龙虎,丹光掩月夜吞吐。故乡何处久不归,人间一笑成今古。三素云高不可攀,仰见群仙出没于其间。勿使明镜凋朱颜,顾我魁礧徒,无由扣琼关。我不能鼻息吹虹霓,顿挫万物归新题。我不能白昼兀坐惜居诸,时翻枯竹除白鱼。但得三寸舌,赤如莲花净于雪。高谈蕊珠经,旦夕声不绝。声不绝,造玄徽,芙蓉峰前金虎要人骑。山人当相求,飞飞腾太微,共持瑶华玉管凌云吹。
https://shici.929r.com/shici/K397DKa.html
是鸥波写梦,雁路寻诗,冷落江湖。
问讯东桥竹,怅故人别后,一纸书无。
旧家渺渺天末,烟月老菰蒲。
甚懒赋长杨,慵吹短笛,侧帽骑驴。
何须怨漂泊,纵不写莺花,也恋莼鲈。
昨夜西风紧,忆芙蓉江上,相唤提壶。
任教醒了还醉,心事水云孤。
待说与归期,潇潇暮雨啼鹧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