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霄宫》
《洞霄宫》全文
宋 / 林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大涤山相向,华阳路暗通。

风霜唐碣久,草木汉祠空。

剑石苔花碧,丹池水气红。

幽人天柱侧,茅屋洒松风。

(0)
注释
大涤山:一座山的名字。
华阳路:一条通往华阳的小路。
风霜:指岁月的侵蚀和自然的风雨。
唐碣:唐代的石碑。
汉祠:汉代的祠庙。
剑石:形状似剑的石头。
苔花:青苔上的花朵。
丹池:红色或朱色的池塘。
幽人:隐居的人。
天柱侧:天柱山的一侧。
茅屋:简陋的草屋。
松风:松树带来的清风。
翻译
大涤山相对而立,通往华阳的小路幽深隐蔽。
历经风霜的唐代石碑已显得古老,汉代祠庙只剩荒草树木。
剑石上青苔繁花盛开,丹池水面泛着红霞之色。
隐士居住在天柱山边,小屋周围松风轻轻吹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洞霄宫》,描绘了大涤山与华阳路之间的神秘景象,以及洞霄宫周围的自然风貌。首联“大涤山相向,华阳路暗通”展现了山峦相接、道路隐秘的幽深意境。颔联“风霜唐碣久,草木汉祠空”暗示了历史遗迹历经风雨,只有草木留存,增添了岁月沧桑感。颈联“剑石苔花碧,丹池水气红”通过描绘剑石生青苔、丹池水面泛红的细节,展现出宫观的静谧与色彩斑斓。尾联“幽人天柱侧,茅屋洒松风”则以“幽人”和“松风”烘托出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融合了历史与自然,表达了诗人对洞霄宫清幽环境的欣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
朝代:宋   生辰:967一1028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猜你喜欢

经刘瓛墓下诗

升堂子不谬,问道余未穷。

如何辞白日,千载隔音通。

山门一已绝,长夜缅难终。

初松切暮鸟,新杨催晓风。

榛关向芜密,泉途转销空。

(0)

寿阳乐·其四

辞家远行去。空为君。明知岁月驶。

(0)

读曲歌八十九首·其四十二

自我别欢后,叹音不绝响。

茱萸持捻泥,龛有杀子像。

(0)

太微玄清左夫人北渟宫中歌曲·其一

郁蔼非真墟,太无为我馆。

玄公岂有怀,萦蒙孤所难。

落凤控紫霞,矫辔登晨岸。

寂寂无濠涯,晖晖空中观。

隐芝秀凤丘,逡巡瑶林畔。

龙胎婴尔形,八琼回素旦。

琅华繁玉宫,结葩凌岩粲。

鹏扇绝亿岭,抚翮凌霄翰。

西庭命长歌,云璈乘虚弹。

八风缠绿宇,丛烟豁然散。

灵童掷流金,太微启璧案。

三光折腰舞,紫皇挥袂赞。

(0)

吴趋行

茧满盖重帘,唯有远相思。

藕叶清朝钏,何见早归时。

(0)

上声歌八首·其一

侬本是萧草,持作兰桂名。

芬芳顿交盛,感郎为上声。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