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孤台畔种花师,茉莉栽秧五月时。
江南冶女千钱买,章贡人家编作篱。
郁孤台畔种花师,茉莉栽秧五月时。
江南冶女千钱买,章贡人家编作篱。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江南地区的民俗风情与自然景观。诗人彭孙贻以郁孤台为背景,巧妙地将茉莉花的种植与当地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展现了江南地区独特的文化特色。
“郁孤台畔种花师”,开篇点题,郁孤台作为背景,暗示了地点的特殊性,而“种花师”则形象地描绘了茉莉花的种植者,赋予了这一活动以艺术化的色彩。接着,“茉莉栽秧五月时”,具体描述了茉莉花的种植时节,五月正是江南地区气候适宜、万物生长的季节,茉莉花在此时盛开,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江南冶女千钱买”,通过“冶女”这一称谓,展现了江南女子对美的追求,她们不惜花费千钱购买茉莉花,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视。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审美情趣的一面。
“章贡人家编作篱”,最后两句将视线转向普通百姓的生活,茉莉花被用来编织篱笆,既美化了居住环境,又具有实用价值。这一场景温馨而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地区独特的生活画卷,既有自然之美,也有生活之趣,体现了诗人对家乡风土人情的深情厚意。
王郎之画今已稀,笔法宛若云林倪。
修筠晴翻翡翠羽,老树光亚珊瑚枝。
风霜阅历见奇节,雨露长养成幽姿。
岩岩一石亦雄特,秀色满眼生华滋。
冬官亚卿性嗜古,公暇常把斯图披。
我来纵观意怡悦,忆在阆苑瀛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