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干丛丛起,修枝袅袅垂。
个中清隐意,不令小山知。
高干丛丛起,修枝袅袅垂。
个中清隐意,不令小山知。
这首诗描绘了桂树的独特风姿与深藏的隐逸之趣。首先,“高干丛丛起,修枝袅袅垂”两句,以“高干”和“修枝”描绘了桂树的形态,高耸的树干和修长的树枝,给人一种挺拔而优雅的印象。“丛丛起”和“袅袅垂”则生动地展现了桂树的繁茂与柔美,仿佛在空中轻盈地舞动。
接着,“个中清隐意,不令小山知”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桂树所蕴含的深邃意境。这里的“清隐意”,既指桂树本身所具有的清雅脱俗之美,也暗喻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不令小山知”则可能寓指这种高洁与隐逸的情怀,不是轻易能被世人理解或触及的,它需要一种超然的心态去体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桂树的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清高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富有哲理意味。
昔郎年少时,妾在兰闺中。
见郎锦城西,绿駬嘶春风。
妾作郎家妇,郎行万里舟。
妾心无所愿,欲作长江流。
妾不如春月,花开到郎侧。
郎心匪飘风,妾无倾城色。
桃花红复红,江水深复深。
花红强似面,水深不如心。
流萤度珠帘,秋夜长无极。
为郎制罗衣,泪痕密如织。
妾始嫁郎时,永言受郎恩。
但得郎舟回,妾愿锁长门。
岁序不可转,六月或清霜。
郎岂无归日,时复理红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