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庭前等草菅,可怜十室九沉瘝。
果然一笑方包老,不是朱提不解颜。
人命庭前等草菅,可怜十室九沉瘝。
果然一笑方包老,不是朱提不解颜。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悲苦。首句“人命庭前等草菅”运用比喻手法,将人命比作庭院中的草菅,形象地表达了在封建社会中,人的生命如同草菅一般轻贱,缺乏应有的尊重和保护。接着,“可怜十室九沉瘝”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不公,大多数家庭都面临着困境,生活艰难。
后两句“果然一笑方包老,不是朱提不解颜”则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社会的另一面——权贵阶层的冷漠与无情。这里的“一笑”与“解颜”象征着权贵的得意与满足,而“包老”与“朱提”则是对底层百姓的忽视与漠视。通过这种鲜明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强烈批判,以及对底层人民命运的深切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人性温暖的呼唤。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诗人成功地传达了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
醮坛旧山下,高卧一儒生。
有室罗经籍,无心取组缨。
芋肥收岁计,柑熟摘霜晴。
暂向京都见,添书入蜀城。
临川内史谢康乐,贝叶翻经有故台。
春草生塘犹梦句,秋蕖出水似君才。
驐鸡肥脆聊供膳,篘酒甘浓可荐杯。
亦说右军遗迹在,墨池科斗喜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