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卧深泽,不若抱瓮滋。
白日閟重阴,不如寸烛辉。
贤豪初未遇,但觉吾道非。
纷纷当途子,权势众所归。
两生困蓬藋,屠贩建旌麾。
斯事自古然,今人安足悲。
神龙卧深泽,不若抱瓮滋。
白日閟重阴,不如寸烛辉。
贤豪初未遇,但觉吾道非。
纷纷当途子,权势众所归。
两生困蓬藋,屠贩建旌麾。
斯事自古然,今人安足悲。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次脩德杂诗韵(其三)》。诗人以神龙和瓮中的水、白日与烛光为喻,表达出对贤能者被埋没和权势者得势的感慨。"神龙卧深泽,不若抱瓮滋",形象地描绘了有才之人隐居不显,而庸碌之辈却能凭借权势有所作为。"白日閟重阴,不如寸烛辉"进一步强调了贤能者的光芒被压制,即使微弱如烛火也胜过阴暗的权势。"贤豪初未遇,但觉吾道非"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和对道义被忽视的悲哀。"纷纷当途子,权势众所归"直接批评了社会上趋炎附势的现象。最后两句"两生困蓬藋,屠贩建旌麾",通过对比贫贱者也能崛起的例子,揭示了世事无常,这种现象自古如此,现代人不必过于悲伤。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体现了方孝孺对于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对公正理想的坚守。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