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极川原阔,登楼时倚栏。
高风一雁远,晴雪万家寒。
景短残年逼,时荒善政难。
流离怜老弱,辽海路漫漫。
目极川原阔,登楼时倚栏。
高风一雁远,晴雪万家寒。
景短残年逼,时荒善政难。
流离怜老弱,辽海路漫漫。
这首清代李长霞的《雪后》描绘了诗人登楼远望的景象。首句“目极川原阔”展现出开阔的视野,诗人凝视着广袤的平原和远方的河流。接着,“登楼时倚栏”描绘出诗人独自凭栏的孤独身影,寓含着对世事的深沉思考。
“高风一雁远”以孤雁的形象,象征着离别与遥远,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的思念。而“晴雪万家寒”则通过晴朗下的白雪反衬出人间的清冷,家家户户都笼罩在寒意之中,暗寓社会的艰辛和民生的困苦。
“景短残年逼”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意识到自己年华已逝,岁月无多。“时荒善政难”进一步揭示了时局的艰难,即使有善政也无法轻易推行,反映了社会动荡和政治困境。
最后两句“流离怜老弱,辽海路漫漫”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尤其是对那些流离失所、生活艰难的老弱者的关怀,以及他们未来前路的忧虑,辽阔的海洋之路似乎象征着他们的出路渺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展现了自然景色,又融入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荆河惟豫州,厥赋实第二。
汝南天之中,亦属中上地。
漆丝既繁兴,纤絮以时致。
洎乎井牧荒,农民乃多事。
或为旱潦侵,或因兵燹弃。
阡陌纷错陈,沟洫久废置。
朝廷重稼穑,特设牧民吏。
厚以赐复恩,重以荒田议。
匪惟念民依,亦将收地利。
岂知群有司,相视等儿戏。
荆榛翳丘陇,瓦砾罗市肆。
我欲呼流民,裹粮千里至。
相彼高下田,畀以耕耘器。
播谷居其始,种菽及其次。
三时课晴雨,岂曰非善智。
惜非劝农官,怀此终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