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春晴柳叶长,川原水涸草菰黄。
阴晴天气犹寒食,村郭人家似故乡。
地旷马牛群放牧,时平儿女自耕桑。
马蹄即踏江南路,村店相看酒一觞。
道路春晴柳叶长,川原水涸草菰黄。
阴晴天气犹寒食,村郭人家似故乡。
地旷马牛群放牧,时平儿女自耕桑。
马蹄即踏江南路,村店相看酒一觞。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边道上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宁静之美。首句“道路春晴柳叶长”以清新之笔勾勒出春日阳光下,道路两旁柳树新芽初绽,绿意盎然的景象。接着,“川原水涸草菰黄”则转换视角,描绘了河岸平原上,经过冬日后的土地,草色枯黄,与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趣。
“阴晴天气犹寒食”一句,巧妙地将季节与节日融合,暗示着虽然天气时阴时晴,但正值寒食节,人们或许在祭扫先人,寄托哀思。而“村郭人家似故乡”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亲近感和归属感,仿佛这里就是他魂牵梦绕的家乡。
后半部分转向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地旷马牛群放牧”,展现了广阔的田野上,马牛悠闲地吃草,一派和谐宁静的田园风光。“时平儿女自耕桑”则进一步强调了和平年代里,农民们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他们辛勤耕作,自得其乐。
最后,“马蹄即踏江南路,村店相看酒一觞”两句,以诗人的行踪收尾,既是对前文景物描写的呼应,也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的美好体验的感慨。他仿佛在江南的路上,每到一处村庄,都能感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品尝到醇厚的乡间美酒,这份温馨与满足感,让旅途更加丰富多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恬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和淳朴民风的深深喜爱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