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契寻常便许身,忽跻孔蹠等埃尘。
虽高不切轻言语,论定文人有史臣。
稷契寻常便许身,忽跻孔蹠等埃尘。
虽高不切轻言语,论定文人有史臣。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之洞对中国古代两位贤臣稷契和孔子弟子孔蹠的评价。"稷契寻常便许身",赞誉他们平日里就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即使地位不高,也能以平常心对待。"忽跻孔蹠等埃尘",将他们与孔子的得意门生孔蹠相提并论,表示他们的成就足以比肩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虽高不切轻言语",强调他们虽然地位尊崇,但言行谨慎,不轻易发表轻率言论。最后"论定文人有史臣",指出他们的智慧和德行使得他们在历史记载中留下了重要的位置,作为文人士大夫中的史官典范。整体上,这首诗赞扬了稷契和孔蹠的谦逊、智慧和历史贡献。
始和布宽大,频年率例行。
兹当巡东南,酬彼望幸情。
辛未纵蠲豁,寒暑六岁更。
况复屡遭歉,沟壑哀鸿鸣。
赈赒救一时,赋税有常程。
灾重乃蠲租,其轻则缓征。
积少因成多,数累巨万盈。
催逋民奚堪,是宜一免清。
长吏讵政拙,闾阎宁留赢。
指日泽国临,吾将省春耕。
游仙不藉偓佺松,食之三百岁有穷。
游仙不藉徐福船,五千男女海外捐。
真人尺宅居中央,素云为车骖两凰。
傲睨碧落寥茫茫,银台玉阙参紫皇。
桑田变更凡几阅,可惜六鳌骨已雪。
东厢技痒乍窥窗,王母见之乃饶舌。
双成如花貌嬽嬽,三万六千犹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