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郡一理掾,横浦为之宗。
青青草不枯,曾识无极翁。
遂宁起鼻祖,陆续书问通。
乃今有耳孙,力学追遐踪。
洁静二湛水,峭介双秀峰。
平反几春意,坐令古犴空。
政最复政最,匪诧赫赫功。
庭草色若何,还与庆历同。
归欤浩无怍,扁舟惊轻篷。
邦民再见公,绣斧番禺东。
一郡一理掾,横浦为之宗。
青青草不枯,曾识无极翁。
遂宁起鼻祖,陆续书问通。
乃今有耳孙,力学追遐踪。
洁静二湛水,峭介双秀峰。
平反几春意,坐令古犴空。
政最复政最,匪诧赫赫功。
庭草色若何,还与庆历同。
归欤浩无怍,扁舟惊轻篷。
邦民再见公,绣斧番禺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形象和其在一郡中的地位,以及他与一位名叫无极翁的人物之间可能存在的情谊和交往。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例如“青青草不枯”表达了一种生机勃勃、永远不衰的气息,也许是对理掾官员品德的赞美。“曾识无极翁”则表现了作者与这位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系。通过“遂宁起鼻祖,陆续书问通”,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对传统和先贤的尊重以及知识的传承。
在后面的几句中,“洁静二湛水,峭介双秀峰”描绘了一种清幽美好的自然景象,而“平反几春意,坐令古犴空”则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思考。紧接着的“政最复政最,匪诧赫赫功”中,“政最”一词暗示了这位官员治理之能,而“匪诧赫赫功”则强调了他的功绩不仅被时人所知,而且是响亮且不可磨灭的。
最后几句“庭草色若何,仍与庆历同。归欤浩无怍,扁舟惊轻篷”中,“庭草色若何”可能是在询问时间流逝后庭院中的景象是否依旧,而“还与庆历同”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邦民再见公,绣斧番禺东”表达了人民期待官员的重返。
整首诗语言古朴,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一位理掾在地方上的形象,以及他与人们之间的情感纽带。
喜见温公载相时,衷心如日鬓如丝。
谦辞高爵身称老,优免常朝帝曰私。
瞰鬼楼台无地起,质神章疏有天知。
酌量气化人瞻斗,平准安危国倚蓍。
富贵焜煌看玉带,功名登载托金彝。
超贤拔俊休遗力,扶植升平此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