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馆含秋爽,衣衫切晓凉。
乱荷红带紫,疏柳绿兼黄。
砌草藏蛩语,池波印雁行。
凭栏无限喜,千顷稻风香。
台馆含秋爽,衣衫切晓凉。
乱荷红带紫,疏柳绿兼黄。
砌草藏蛩语,池波印雁行。
凭栏无限喜,千顷稻风香。
此诗描绘了秋日御园之景,细腻入微,充满诗情画意。首句“台馆含秋爽”,以“爽”字点出秋日特有的清爽与宁静,仿佛整个园中都浸润在秋风的轻拂之中。接着,“衣衫切晓凉”一句,通过人物的感受,进一步强化了清晨的凉意,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轻轻掠过的秋风。
“乱荷红带紫,疏柳绿兼黄”两句,生动地展现了秋日景色的丰富变化。红紫交错的荷花,绿黄相间的柳树,色彩斑斓,层次分明,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多彩多姿,也暗示着季节更迭的自然规律。这里运用了对比和色彩的描绘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砌草藏蛩语,池波印雁行”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细微之处。草丛中的虫鸣,池面上雁群的倒影,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感。虫鸣声声,雁影翩翩,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凭栏无限喜,千顷稻风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喜悦之情。倚靠栏杆,满眼皆是丰收的景象,稻田里飘散的香气,不仅是自然界的馈赠,也是辛勤劳动的成果,让人心生欢喜。这两句以情感收尾,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大自然美好与人类劳动成果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御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对劳动的热爱与尊重,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古来画工著名者,吴氏鬼神韩氏马。
鬼神既伪不足称,狗马空难亦多假。
显师幼年独写人,至今精绝疑有神。
洒毫便觉面如面,后素倏讶身观身。
高冠长剑天子侧,他时金声复玉色。
师皆对之槃礴裸,众谓十常八九得。
诸公固为廊庙贤,麒麟未画宜私传。
一邱一壑吾亦可,烦仗丹青无间然。
待诏先生穷巷居,箪瓢屡空方晏如。
自操井臼秣羸马,却整衣冠迎赐书。
王人驻车久叹息,天子闻知动颜色。
饱死曾不及侏儒,牧民会肯输筋力。
诏书朝出蓬莱宫,绣衣还乡由上衷。
君今已作二千石,亦复将为第五公。
鷾鸸一何智,俯仰人间游。
落实不给视,去之畏少留。
高贤在天下,富贵如云浮。
得失不概怀,损益宁所忧。
若人古巳亡,今复得徐侯。
词科二十载,朝籍方见收。
四海厌名声,庙堂多辈俦。
后时不自失,观化君悠悠。
入辞未央廷,远牧荒山陬。
去矣成独往,岂嫌时俗羞。
往卜颍上居,徒爱颍上人。
巢由节并世,管鲍必相亲。
而我与夫子,阡陌东西邻。
正可白首游,岂计中道分。
人生莫自必,一别俄六春。
入践西掖垣,出乘两朱轮。
佐时乏明略,来往徒纷纷。
上愧洗耳翁,下惭图霸臣。
念欲投劾去,结茅复从君。
摅我宿昔意,寄声谢水滨。
烂漫十日饮,未快远别情。
醉魂几时醒,直见颍水清。
前欢绝莫寻,离念纷更盈。
车骑暂休汝,赏晤得时英。
披襟两相照,话言仆屡更。
论史既衮衮,说经亦铿铿。
一觞亦一咏,乐事真相并。
会合固难常,我独嗟南行。
回首念前好,感物非嘤鸣。
明发成寤歌,勉勉趣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