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予初筮,南楼丈席陪。
观星忧世事,玩日叹时才。
稍讶无周梦,悬知有郢哀。
魂今招不得,天尚鉴灵台。
忆昔予初筮,南楼丈席陪。
观星忧世事,玩日叹时才。
稍讶无周梦,悬知有郢哀。
魂今招不得,天尚鉴灵台。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袁兴国挽词二首(其一)》。诗人通过追忆往昔与朋友在南楼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对星辰和日月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深沉忧虑。
“筮”字常用以比喻选择或计划,这里暗示诗人与袁兴国在南楼时有过共同的规划或梦想。"忧世事,玩日叹时才"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担忧和对个人的才华未能施展的感慨。
“稍讶无周梦”中的“讶”,意为微小或轻视,而“周梦”则指历史上的伟大理想,如同古代周公、孔子等人所追求的政治理想。这里诗人感叹自己与袁兴国都未能实现自己的宏图伟略。
“悬知有郢哀”中的“悬知”,意为悬念或挂念,"郢哀"则是历史上楚国被秦国所灭时的悲哀。诗人这里表达了对失去和失败的深切感伤。
最后两句“魂今招不得,天尚鉴灵台”中,“魂”指心灵或精神,而“招”则为召唤或招徕,"灵台"在古代通常指代观察星象以预测吉凶的高台。这里诗人感慨自己的心灵无法再次被美好时光所吸引,而天空似乎还在默默关注着这一切。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欢聚时光的回忆和现实困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状态。
昔君居洛阳,乐事无时有。
窦府富文章,谢墅从亲友。
丰年政颇简,命驾时为偶。
不问竹林主,仍携步兵酒。
芬芳弄嘉月,翠绿相森茂。
驱马渡寒流,断涧横荒堡。
槎危欲欹岸,花落多依草。
击汰翫游鯈,倒影看飞鸟。
留连爱芳杜,渐下西峰照。
越俗僭宫室,倾赀事雕墙。
佛屋尤其侈,耽耽拟侯王。
文彩莹丹漆,四壁金焜煌。
上悬百宝盖,宴坐以方床。
胡为弃不居,栖身客京坊。
辛勤营一室,有类燕巢梁。
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
饭以玉粒粳,调之甘露浆。
一馔费千金,百品罗成行。
晨兴未饭僧,日昃不敢尝。
乃兹随北客,枯粟充饥肠。
东南地秀绝,山水澄清光。
余杭几万家,日夕焚清香。
烟霏四面起,云雾杂芬芳。
岂如车马尘,鬓发染成霜。
三者孰苦乐,子奚勤四方。
乃云慕仁义,奔走不自遑。
始知仁义力,可以治膏肓。
有志诚可乐,及时宜自强。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
夜枕闻北鴈,归心逐南樯。
归兮能来否,送子以短章。
《送慧勤归余杭》【宋·欧阳修】越俗僭宫室,倾赀事雕墙。佛屋尤其侈,耽耽拟侯王。文彩莹丹漆,四壁金焜煌。上悬百宝盖,宴坐以方床。胡为弃不居,栖身客京坊。辛勤营一室,有类燕巢梁。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饭以玉粒粳,调之甘露浆。一馔费千金,百品罗成行。晨兴未饭僧,日昃不敢尝。乃兹随北客,枯粟充饥肠。东南地秀绝,山水澄清光。余杭几万家,日夕焚清香。烟霏四面起,云雾杂芬芳。岂如车马尘,鬓发染成霜。三者孰苦乐,子奚勤四方。乃云慕仁义,奔走不自遑。始知仁义力,可以治膏肓。有志诚可乐,及时宜自强。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夜枕闻北鴈,归心逐南樯。归兮能来否,送子以短章。
https://shici.929r.com/shici/6VqafiAm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