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悲骨肉,奄忽委荒丘。
共尽台空夜,先零树已秋。
山经薤草宿,人罢竹林游。
独惜平原泪,多因叹逝流。
两年悲骨肉,奄忽委荒丘。
共尽台空夜,先零树已秋。
山经薤草宿,人罢竹林游。
独惜平原泪,多因叹逝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在两位叔父相继离世后所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
首联“两年悲骨肉,奄忽委荒丘。”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叔父离世的悲痛之情,两年间骨肉分离,转眼间叔父便长眠于荒丘之下,表达了时间之短促与生命的脆弱。
颔联“共尽台空夜,先零树已秋。”进一步描绘了叔父离世后的凄凉景象。在空荡的台阁中度过夜晚,树木早已换上秋装,暗示着生命的凋零与季节的更迭,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颈联“山经薤草宿,人罢竹林游。”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气氛。山中薤草为宿,竹林不再有人游憩,自然界的一切似乎都在诉说着生命的消逝与寂寥。
尾联“独惜平原泪,多因叹逝流。”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叔父的深切怀念与哀悼。平原上的泪水,不仅是因为叔父的离去,更是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哀婉的情感为主线,通过具体的场景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叔父离世的悲痛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凝练,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典型的悼亡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