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处污池底,气张新雨馀。
交交还阁阁,疾疾更徐徐。
别制鼓吹曲,自吟蝌蚪书。
道人喧寂等,攲枕到华胥。
族处污池底,气张新雨馀。
交交还阁阁,疾疾更徐徐。
别制鼓吹曲,自吟蝌蚪书。
道人喧寂等,攲枕到华胥。
这首宋代诗人黎廷瑞的《闻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景象。诗人将蛙类比为在污池底部生活,却充满生机,仿佛新雨过后气息更为充沛。"交交还阁阁"和"疾疾更徐徐"形象地刻画了蛙鸣声的起伏变化,既有快速的节奏,又有缓慢的韵律,如同音乐般动听。诗人还将蛙鸣与独特的鼓吹曲相提并论,以蝌蚪书(蝌蚪状的文字,比喻蛙鸣的音符)形容其旋律,展现出对自然声音的独特欣赏。
最后两句"道人喧寂等,攲枕到华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他将自己沉浸在蛙鸣的喧闹与寂静中,仿佛进入了理想中的梦境——华胥国,一个超脱尘世纷扰的理想境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和谐与内心平静的追求。
广陵三岁共祠宫,二月帆开上水风。
北渚荡舟公醉我,南湖张乐我留公。
岂知去国千山外,又得连墙一笑同。
丧乱难堪重离别,可无书札问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