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功成思税驾,晋臣名遂叹危机。
无因上蔡牵黄犬,愿作丹徒一布衣。
秦国功成思税驾,晋臣名遂叹危机。
无因上蔡牵黄犬,愿作丹徒一布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题欹器图》,通过诗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审美情趣。第一句“秦国功成思税驾”,借秦始皇统一六国、修建长城、大兴土木之事,表达了对国家大业完成后的思考,以及对领导者重任所承担的关注。“晋臣名遂叹危机”则是通过晋文公以贤明闻名,但仍面临内忧外患的历史局面,来反映出古代政治家们即便声望显赫,也难免处于险境之中。
第三句“无因上蔡牵黄犬”中的“上蔡”,通常指的是古代某地名,但在这里更多可能是虚构的地点,用以表达诗人对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生活的一种向往。同时,“牵黄犬”则增添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趣。
最后一句“愿作丹徒一布衣”,“丹徒”指的是古代某地区的居民,诗人表达了愿意成为那里的普通百姓,只求简单、平静地生活。通过“一布衣”的描写,更强化了这种愿望中的简朴与纯粹。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刘禹锡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理解,也透露出他个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对平和安稳生活的一种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