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飞刀贼势雄,连城刮地泣途穷。
谁供秋税耕农尽,将授寒衣杼柚空。
星孛仲尼书北斗,兵交师旷讶南风。
六州节制凭元老,会剪凶渠早奏功。
百步飞刀贼势雄,连城刮地泣途穷。
谁供秋税耕农尽,将授寒衣杼柚空。
星孛仲尼书北斗,兵交师旷讶南风。
六州节制凭元老,会剪凶渠早奏功。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深重苦难与动荡不安的景象。开篇“百步飞刀贼势雄”,形象地展现了叛军的嚣张气焰和战斗力,犹如在百步之内挥舞着飞刀,令人胆寒。接着,“连城刮地泣途穷”一句,进一步渲染了叛军对城市和土地的掠夺,使得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谁供秋税耕农尽”揭示了战争导致农业生产停滞,农民无法正常耕作,秋税无从缴纳,反映了战争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以及对民众生计的严重影响。“将授寒衣杼柚空”则通过描述士兵们在寒冷中穿着破旧衣物,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物资短缺和社会资源的匮乏。
“星孛仲尼书北斗”运用典故,借孔子的著作《春秋》中的“孛星”现象,象征时局动荡,暗示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兵交师旷讶南风”则以音乐家师旷对南风的惊讶,比喻战争中不同势力之间的冲突与不解,反映出战争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最后,“六州节制凭元老,会剪凶渠早奏功”表达了对有能力的高官能够平定叛乱、恢复秩序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局势的担忧,希望早日结束战乱,恢复和平。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在战争背景下的苦难与期盼,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战争对社会、经济和民生的全面冲击,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