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集句联》
《集句联》全文
清 / 梁同书   形式: 对联

万卷藏书宜子弟;三田聚宝真生涯。

(0)
鉴赏

这副对联“万卷藏书宜子弟;三田聚宝真生涯。”出自清代书法家梁同书之手,巧妙地融合了藏书与财富的主题,展现了对后人教育与积累财富的深思。

上联“万卷藏书宜子弟”,意在强调丰富的书籍是培养子弟智慧和品德的重要资源。这里的“万卷”象征着知识的浩瀚无边,而“宜子弟”则表达了通过阅读和学习,书籍能够滋养年轻一代的成长,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下联“三田聚宝真生涯”,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财富积累的重要性。这里的“三田”可能暗指土地、人力和资本,代表了传统社会中积累财富的关键要素。通过辛勤耕作(即劳动)、投资(即资本)和利用自然资源(即土地),人们可以实现财富的累积,构建稳定且富有成效的生活方式。“真生涯”强调了这种积累过程是真实可行的,而非虚幻或短暂的。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既是对个人修养和家族传承的重视,也是对社会经济活动和财富积累的肯定,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关于教育、道德和经济发展的综合考量。

作者介绍
梁同书

梁同书
朝代:清

梁同书(1723年~1815年),清代书法家。字元颖,号山舟,晚年自署不翁、新吾长翁,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大学士梁诗正之子。梁同书于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人,十七年特赐进士,官侍讲。著有《频罗庵遗集》。 梁同书家学渊源。他习书60余年,久负盛名,所书碑刻极多。梁同书工于楷、行书,到晚年犹能写蝇头小楷,其书大字结体紧严,小楷秀逸,尤为精到。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年九十余,尚为人书碑文墓志,终日无倦容,并无苍老之气。传世书迹甚富,小楷书作尤多。著有《频罗庵遗集》、《频罗庵论书》等。
猜你喜欢

秋夜

醉卧拥孤剑,凉飙吹敝帏。

耿耿长剑光,激射明月辉。

宵兴不能寐,四顾增吁欷。

壮心耗蠹简,老泪滋秋衣。

相彼腐草萤,乘时尚飞飞。

秋气入病骨,秋声搅愁心。

商歌与商丝,十指不成音。

摧却白玉琴,寂听候虫吟。

星晨散晓芒,竹柏森夕阴。

岁月日以远,沧海日以深。

几见珊瑚枝,化作锦绣林。

丛愁不可道,积露泣衰草。

绿鬓朱颜人,风前几回老。

寂寞太玄文,凄凉封禅稿。

富贵未足矜,贤达岂自保。

晶莹万里天,千古同浩浩。

人生无百年,百年亦徒然。

颇知此身幻,那得万虑捐。

勉敦诗书好,强与鱼鸟缘。

石火不返石,泉流不恋泉。

晓月无远耀,秋葩逞孤妍。

徘徊盼长道,目极心忧煎。

(0)

咏菊·其二

岁月无端暗里催,篱边又见菊花开。

淡容地僻生佳种,绿蚁家贫有旧醅。

子美情怀伤客思,渊明清况赋归来。

浮生莫作沧桑感,且对黄花醉几杯。

(0)

送春词·其二

子规声里日方长,无复莺梭织绿杨。

树映斜阳缀暮景,山因新雨作浓妆。

凄清思妇愁妆阁,憔悴征夫忆故乡。

一自王孙归去后,酒楼翻厌泛霞觞。

(0)

重游西湖杂写十四首·其十四

归来惘惘对遗灰,奚必私营土一抔。

盍亦焚骸南运去,孤山同壅瞰湖梅。

(0)

重游西湖杂写十四首·其九

停车便上木兰舟,山曲湖心更纵游。

听鸟观鱼品佳茗,不争日夕不归休。

(0)

春日感事二首·其二

残雪零冰已荡然,桃花流水涨前川。

急流倘没滩头穴,蚁命何妨不苟全。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