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气峥嵘夜插天,瑞光明灭到黄湾。
坐看旸谷浮金晕,遥想钱塘涌雪山。
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
忽惊鸟动行人起,飞上千峰紫翠间。
剑气峥嵘夜插天,瑞光明灭到黄湾。
坐看旸谷浮金晕,遥想钱塘涌雪山。
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
忽惊鸟动行人起,飞上千峰紫翠间。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浴日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剑气峥嵘夜插天" 这一句描绘了剑光如同峥嵘之势,在夜晚直指苍天,形象鲜明,展示了强烈的意志和力量。"瑞光明灭到黄湾"则是对景色变幻的细腻刻画,瑞光在黄湾处隐现交替,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坐看旸谷浮金晕,遥想钱塘涌雪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静观自然之美,同时也在思念远方的名胜。"旸谷"指的是阳光照耀下的山谷,而"遥想"则是对遥远景物的怀念,尤其是在钱塘江涌动时雪山的壮丽景象。
接下来的"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清凉之气,对身心有所滋养,同时也有一种忧虑和疲惫的情绪,想要通过洗涤来净化内心。
最后两句"忽惊鸟动行人起,飞上千峰紫翠间"描写了诗人在自然界中突然被惊起的鸟儿所引发的行动,以及随后攀登至高处,在千峰之巅的紫翠云雾之间徜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苏轼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同时也展示了他超凡脱俗的艺术造诣。
元佑真人初御天,四门穆穆来忠言。
阆风学士望朝野,即日赐环司谏垣。
当时同列继登用,独先朝露归九原。
位不酬身在孙子,嶷嶷诸子声名喧。
叔也纵横五经内,娱目未始窥家园。
苟闻某所有贤者,弊车趼仆从之奔。
甘陵南北正分党,攘臂其间无怨恩。
未见其止见其进,会须一反映收乾坤。
素冠俛首琴复御,鹏飞九万方化鲲。
于今怙恃只明主,肯与世俗均寒暄。
旦年妙笔三千牍,矧已恸哭论元元。
万事根本安装难明,声之所发由声声。
不有智者抉其□,直如宝剑埋丰城。
风生风济孰嘘吸,制作解成琴与筝。
矧兹江汉泻荆楚,含桃初熟飞流莺。
波涛暗逐岁月长,激激滩际春雷谹。
白沙湖边更湍急,五磨因缘资养生。
城中鞭驴喘欲死,亦或人劳僵自横。
借令麦破面浮玉,青蝇遽集争营营。
乃知此策最长利,朱墨岂复嗤南荣。
天轮地轴骇夜,彷佛飓扇吹苍瀛。
游江夫人俨然坐,蛟龙不动如石鲸。
只应神物亦持护,我辈何妨双耳清。
东君虽不语,年华事、今岁恰如期。
向寒雨望中,晓霜清处,领些春意,开两三枝。
又不是、山桃红锦烂,溪柳绿摇丝。
别是一般,孤高风韵,绛裁纤萼,冰剪芳蕤。
清香还有意,轻飘度勾引,几句新诗。
须是放怀追赏,莫恁轻离。
更嫦娥为爱,寒光满地,故移疏影,来伴南枝。
谁道寿阳妆浅,偏入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