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阜前朝寺,蜂房四面楼。
槛前山杳杳,岩下水悠悠。
负海帆斜出,生烟郭正浮。
地标铃塔峻,天纳剑池幽。
舍宅希尘外,开堂问石头。
树凋吴苑绿,云是晋时秋。
一慕庄岩界,重经澶漫游。
不随零落候,金粟为余留。
虎阜前朝寺,蜂房四面楼。
槛前山杳杳,岩下水悠悠。
负海帆斜出,生烟郭正浮。
地标铃塔峻,天纳剑池幽。
舍宅希尘外,开堂问石头。
树凋吴苑绿,云是晋时秋。
一慕庄岩界,重经澶漫游。
不随零落候,金粟为余留。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古寺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诗人姚鼐以细腻的笔触,将虎丘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巧妙融合,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首联“虎阜前朝寺,蜂房四面楼”,以“虎阜”点明地点,暗示了虎丘的雄伟气势;“蜂房四面楼”则形象地描绘了寺庙周围楼宇密集、错落有致的景象,仿佛无数小楼如同蜜蜂的巢穴般围绕着寺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
颔联“槛前山杳杳,岩下水悠悠”,进一步渲染了虎丘的自然景观。山峦在栏杆前若隐若现,显得深远而神秘;岩石下的流水潺潺流淌,悠长而宁静,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颈联“负海帆斜出,生烟郭正浮”,描绘了远处海面上的船只与岸边升起的炊烟,展现了虎丘与外界的联系,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交融。
尾联“地标铃塔峻,天纳剑池幽”,通过“地标”、“峻”、“幽”等词,强调了虎丘作为历史地标的重要地位,以及剑池的深邃与神秘,让人感受到一种古老而深沉的文化底蕴。
最后,“舍宅希尘外,开堂问石头”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追求精神寄托的向往,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树凋吴苑绿,云是晋时秋”则通过自然界的更迭,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一慕庄岩界,重经澶漫游”表达了诗人对虎丘的喜爱与再次探访的愿望。“不随零落候,金粟为余留”则以金粟象征珍贵的事物或记忆,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些美好事物能够永恒留存的心愿。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虎丘的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文化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广文眼力自超然,作室题诗字字研。
愤世嫉邪聊尔耳,未必崔君真鹤言。
涪州别驾亦浪语,渠家四印何曾铸。
漫向世人言养生,涪州却向宜州去。
广文平生不解愁,只将诗句敌清秋。
白浪如山风打头,江南江北一虚舟。
唑上无毡惟有客,青灯枉草强边策。
万言万当不如默,误人又掯庭前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