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阴松竹覆层峦,兰若深开曲径寒。
树里灯缘传法现,林间花是讲经残。
窗临石镜天长晓,门掩珠帘夜欲阑。
释子相期无以答,未除妄想为微官。
阴阴松竹覆层峦,兰若深开曲径寒。
树里灯缘传法现,林间花是讲经残。
窗临石镜天长晓,门掩珠帘夜欲阑。
释子相期无以答,未除妄想为微官。
这首诗描绘了天池寺静谧庄严的夜晚景象。首联“阴阴松竹覆层峦,兰若深开曲径寒”以松竹覆盖的山峦和幽深的兰若(寺庙)曲径,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颔联“树里灯缘传法现,林间花是讲经残”通过灯火与花朵的细节,展现了僧侣们传法讲经的场景,既生动又富有禅意。颈联“窗临石镜天长晓,门掩珠帘夜欲阑”则通过窗户和门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时间的流逝感。尾联“释子相期无以答,未除妄想为微官”表达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向往与自我的反省,流露出对世俗官场的疏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作者对佛教精神的追求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向往。
昔在先皇日,吾犹识孟嘉。
清朝倦黄阁,黄发岸乌纱。
疏傅金虽少,香山社可夸。
比邻共鸡黍,近水足鱼虾。
汝逐华胥梦,人呼畏垒家。
霜余大令橘,暑忆故侯瓜。
往事存乔木,流年问落花。
不须论代变,得老便生涯。
双鸿不独问加餐,笔底纵横意万端。
总为难呼中散驾,可能无恨远游冠。
枋榆社日吾宁老,桐柏春源尔自看。
记取缑山明月夜,玉笙鸾背莫辞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