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不雨两日连,春斯愁矣当秋欢。
金风来自西北天,吹云卷絮消浮烟。
新疆无事烦筹边,九州率报稔秋骈。
下河稍被灾低田,亦不泛滥似向年。
是宜慰矣何戚然,吉安又往临奠潸。
弃置不道终觉怜,那能陶情以管弦。
寻思万事难期全,吾民乐复奚求焉,如商一往宁称贤。
密云不雨两日连,春斯愁矣当秋欢。
金风来自西北天,吹云卷絮消浮烟。
新疆无事烦筹边,九州率报稔秋骈。
下河稍被灾低田,亦不泛滥似向年。
是宜慰矣何戚然,吉安又往临奠潸。
弃置不道终觉怜,那能陶情以管弦。
寻思万事难期全,吾民乐复奚求焉,如商一往宁称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首句“密云不雨两日连”,描绘了连续阴云却未降雨的景象,隐喻着社会上空弥漫的忧虑和不满。接着,“春斯愁矣当秋欢”表达了在春天本应喜悦的季节里,人们却因种种原因而愁苦的心情,反映出社会的不和谐。
“金风来自西北天,吹云卷絮消浮烟”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金风(秋风)带来清凉,吹散了乌云和浮尘,象征着社会问题的解决和人心的净化。接着,“新疆无事烦筹边,九州率报稔秋骈”描述了边疆安宁、全国丰收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稳定和人民生活的美好祝愿。
然而,“下河稍被灾低田,亦不泛滥似向年”指出部分地区仍遭受灾害,但并未像往年那样严重,体现了对灾情的关注和对过去经验的反思。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灾民的同情,并提出“是宜慰矣何戚然,吉安又往临奠潸”的感慨,即应当安慰灾民,而不是忧心忡忡。
接下来,“弃置不道终觉怜,那能陶情以管弦”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无奈,以及试图通过艺术来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最后,“寻思万事难期全,吾民乐复奚求焉,如商一往宁称贤”总结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认为追求完美难以实现,民众的快乐已足够,如同商人追求财富一样,也是一种贤德的表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对人性、道德、艺术的思考,展现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桥山钦奠爵,皇都将发轫。
驾言御园返,东道取路顺。
青郊宿雨晴,琼岛含芳润。
良辰逢禊节,驻辇聊因近。
古贵祈介祉,用三自魏晋。
是日适元已,巧值乃偶仅。
马射既罢陈,羽觞底须进。
时和切深惧,保泰凛明训。
信乐知彼曾,先忧审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