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夜闻新安江声》,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寓斋中听到新安江水声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思绪。
首句“练江新涨万马似”,以“万马”比喻江水上涨的壮观景象,形象生动。接着,“我初闻声当戊年”表明诗人初次听到这声音是在戊年,为读者留下了时间的印记。
“寓斋去江及里许,寻声直在卧榻边”描述了诗人住所与江的距离,以及声音直接传入卧榻之侧的情景,表现了江水声的清晰和直接。
“重城鱼钥锁不住,稍厌空夜喧无眠”写出了江水声在寂静夜晚的响亮,让诗人难以入眠,反映了江水声的震撼力。
接下来,“今来寓斋去较远,声亦少杀非从前”对比了过去与现在的江水声,暗示了环境或心境的变化。
“谁知梦醒忽震耳,浇胸荡魄逾喧阗”表达了梦醒后突然被江水声惊醒的感受,声音似乎比以往更加强烈,影响着诗人的内心。
“竹床臬兀杂心动,纸帐掣曳如人搴”通过竹床和纸帐的反应,进一步强调了江水声的震撼力,仿佛连床和帐子都在震动。
“晓来静听欻无有,但以沉响追风弦”描述了清晨时分,江水声逐渐消失,只剩下回响,诗人试图在心中追寻那如同风吹琴弦的声音。
“临窗啜茗清彻盎,即是此水相烹煎”将饮茶与江水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对江水的喜爱与思考。
“因思昨来十日雨,桃花涨落千山颠”回忆了近期的雨水导致江水上涨,桃花随之飘落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化。
“岂无兰椒并神瀵,亦带黑蜧青蛟涎”提到江水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生物,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想象力。
“水虽可爱亦可畏,更忆往事心悬悬”表达了对江水美丽与危险并存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经历的怀念。
“当时初度饮此水,一月对饭不下咽”回忆了初次饮用江水时的不适,以及长时间无法进食的经历,体现了对江水的深刻印象。
“今来依旧饮此水,此患免否惟随天”表示现在依然饮用江水,但是否能避免之前的不适则由命运决定,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穷薄久已轻性命,但感时事多推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贫困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临川徒作孔尼叹,论水且续庄生篇”借用孔子和庄子的故事,表达了对江水的思考和感悟。
“百壶明往醉江上,饱看急溜飞长烟”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畅饮江水、欣赏江面急流和长烟的画面,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变化与生活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