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不能仙酒不禅,于陵寂寞亦翛然。
月高萤火三更夜,露白荒鸡十里天。
添土竹阴深护笋,放生荷沼少栽莲。
浇花井畔松铛熟,挥碗何须问品泉。
诗不能仙酒不禅,于陵寂寞亦翛然。
月高萤火三更夜,露白荒鸡十里天。
添土竹阴深护笋,放生荷沼少栽莲。
浇花井畔松铛熟,挥碗何须问品泉。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田园生活画卷。首句“诗不能仙酒不禅”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诗歌与生活的独特见解,认为诗歌并非仅限于超凡脱俗的仙境或禅悟,而是能反映人间烟火与自然之美的艺术形式。接着,“于陵寂寞亦翛然”一句,通过描述一个名为于陵的地方,即使在寂寞中也展现出一种超然洒脱的生活态度。
“月高萤火三更夜,露白荒鸡十里天”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萤火虫在月光下闪烁,荒鸡在远处啼鸣,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而“添土竹阴深护笋,放生荷沼少栽莲”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爱护与尊重,通过给竹子增添土壤保护竹笋,以及在荷塘中减少种植莲花,体现了对生态平衡的重视。
最后,“浇花井畔松铛熟,挥碗何须问品泉”则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在井边浇花时,松铛(一种煮茶器)已熟,挥动碗时无需询问泉水的品质,寓意着在简单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乐趣与满足,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淡泊名利的态度。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及艺术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