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闻郭林山,学易之指南。
艮斋从其子,议论青出蓝。
授徒兰溪上,妙理常穷探。
真旨传何人,著录推静庵。
称疾似玄晏,观复师老聃。
芸芸已归根,吊客无多谈。
往闻郭林山,学易之指南。
艮斋从其子,议论青出蓝。
授徒兰溪上,妙理常穷探。
真旨传何人,著录推静庵。
称疾似玄晏,观复师老聃。
芸芸已归根,吊客无多谈。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为怀念他的朋友静庵曾伯虞所作的挽词。诗中提到郭林山和艮斋,他们似乎都是学问渊博的人物,郭林山在易学上有深入研究,艮斋的儿子则继承并超越了其父的学识。静庵在兰溪教授,对深奥的学问有着不懈的探索,他的真知灼见被后人推崇,尤其是著述方面,以静庵的成就最为显著。
静庵像古代的隐士玄晏和老子观复一样,淡泊名利,以病为由退隐,回归自然。诗人感叹芸芸众生中能理解他的人已经不多,吊唁之际,言语间流露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学术传承的感慨。整首诗简洁凝练,表达了对逝者学问与人格的敬仰以及对其离世的哀思。
世情喜贡谀,涂泽成风尚。
颂德皆渊骞,褒才尽奭望。
笔舌争揄扬,赍鸩以相饷。
遂令当世贤,功行两颓丧。
我谓虚誉加,惨于得奇谤。
千里求友生,可依惟直谅。
勖哉同心人,规过勿谦让。
恶盐湛洗铜,药石益腑脏。
阿世非吾能,自行意所向。
君不见圆明园边有虎圈,三虎一豹参元熊,此皆恶兽最猛突,咆哮昔在深山中。
深山猎火迹不至,择肉以食何枭凶。
昼伏夜起若有伺,惨澹崖谷来雨风。
谁有大力槛致是,圈中向人犹怒视。
投以羊豕据地号,爪牙森动天萧骚。
儿童百钱轻一顾,圈奴买醉嬉而去。
圈奴饲虎如饲人,慎勿逸出伤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