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石榴·其九》
《红石榴·其九》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结就金牙重压檐,摘来教且贮香奁。

双房自得黄牛直,一实人争白马甜。

夏吐已怜缃的满,秋开还爱绛须添。

朝朝相对丹晖坐,扇暑风多不捲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红石榴的美丽与诱人之处。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红石榴的形态、色泽、香气以及它在夏日与秋日的不同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结就金牙重压檐”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红石榴果实饱满,重量沉甸甸地垂挂在枝头的情景,仿佛金色的牙齿镶嵌在屋檐下,既形象又富有视觉冲击力。

“摘来教且贮香奁”则展现了人们对其的喜爱,将新鲜的红石榴摘下,精心保存在香奁中,不仅为了食用,更为了享受其独特的香气。

“双房自得黄牛直,一实人争白马甜”通过对比,突出了红石榴的珍贵与甜美。黄牛直指的是黄牛的价格,这里用来形容红石榴的高价值;而“一实人争白马甜”则表达了人们对红石榴的渴望和喜爱,甚至不惜代价去获取。

接下来,“夏吐已怜缃的满,秋开还爱绛须添”两句,分别从夏季与秋季的角度,赞美了红石榴的生长过程和成熟时的美丽。夏季时,红石榴的果实已经饱满,如同满溢的缃色,令人怜爱;到了秋季,红石榴更加成熟,绛红色的果实增添了几分秋意的韵味。

最后,“朝朝相对丹晖坐,扇暑风多不捲帘”描绘了人们每日与红石榴相伴,享受其带来的清凉与美好。即使是在炎热的夏日,只需静静地坐着欣赏红石榴的丹晖,便能感受到微风带来的凉爽,无需卷起窗帘,也能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红石榴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甜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十七晚雨行舟

暝色布林皋,密雨散如注。

白跳水上珠,绿黯溪边树。

流云走半空,湿鸟寻归路。

濛濛烟雾中,扁舟自来去。

(0)

舟中感怀二首·其二

扁舟冬去复春临,两字双鱼未有音。

千里青山留过眼,一溪碧水动归心。

神鸦祠绕朝还暮,官柳烟浓昼亦阴。

枕畔涛声听不得,何堪渔笛起江浔。

(0)

寿徐荫轩总宪六十生日四首选二·其一

北学编成二百年,何人耽道绍儒先。

浑无器豆分功过,长有炉香告帝天。

峻朴翠庭精习礼,冲虚尺木妙通禅。

惟公宗旨能斟酌,博约居然合两贤。

(0)

司马迁

龙门下河水,千载流呜咽。

中有文史声,太史昔愁绝。

发愤次旧闻,万怪纷诡谲。

幽如暗泉鸣,纡曲势百折。

仿佛三神山,烟云倏起灭。

仙姬下湘渚,可望不可亵。

驰骤风雨来,万马鏦金铁。

忽如牛弩张,剑斫生蛟血。

千秋存史法,笔力固高洁。

自公创兹体,班范继论列。

各成一家言,惟公尤度越。

高怀多寄托,奇气恣宕跌。

是非虽颇谬,感愤固有说。

(0)

班定远祠·其二

丈夫树立期千载,志事还因造化成。

多少英雄学投笔,虎头无相误平生。

(0)

题朱保之枫江感旧图·其二

万事乘除岂可期,君看双相将家祠。

慈乌别有殷勤意,不论新巢与旧枝。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