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皇盛烈,教孝谨民常。严父位明堂。
管丝金石含天韵,笾豆荐芬芳。
肃然音响灵来下,容与动祥光。
四方内外交欣喜,饮福万年觞。
帝皇盛烈,教孝谨民常。严父位明堂。
管丝金石含天韵,笾豆荐芬芳。
肃然音响灵来下,容与动祥光。
四方内外交欣喜,饮福万年觞。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祖活动,展示了古人对祖先的崇拜和孝道文化的重视。开篇“帝皇盛烈,教孝谨民常”表明皇帝以身作则,弘扬孝道之风,教育百姓要恭敬父母,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接着,“严父位明堂”形象地描绘了父亲庄重的形象,在家中的地位如同祭坛上的神灵,不可侵犯。"管丝金石含天韵"则通过对乐器的描述,表现出音乐与自然和谐相应,包含着天籁之音。
"笾豆荐芬芳"中的“笾”指古代祭祀时用来盛放洁净食品的器具,“豆”则是指古代宗庙中用以盛奉牲礼的器物。“荐”即献上,"芬芳"象征着美好的气味和祝福。这两句通过对食物祭品的描写,传达了人们对于祖先的尊敬与祈求。
“肃然音响灵来下”中的“肃然”形容声音之庄严,“音响”指音乐声响,“灵来下”则暗示着神灵降临,这里表明音乐不仅是人间的享受,更有召唤祖先神灵的作用。
"容与动祥光"中,“容”可理解为仪态,"与"意味着伴随,“动”指音乐或祭祀活动的举行,"祥光"则象征着吉祥和幸福。这两句强调了祭祀活动中的庄重气氛和对美好未来的一种祈愿。
最后,“四方内外交欣喜,饮福万年觞”表达了来自各个方向的宾朋、家人共同庆祝这个吉祥的时刻,"饮福"即共享幸福,"万年觞"则是希望这种幸福可以持续到永远。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孝道与宗族文化的重视,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吉祥未来的期待。
传闻三山驾空虚,珠宫贝阙神仙都。
茫茫弱水限舟楫,人迹不到如有无。
平生点检江山好,秪有龙宫觉华岛。
何年经创作者谁,兴圣帝师孤竹老。
老人绝俗栖金沙,岁久喜舍来天家。
悬崖架壑置佛屋,突兀殿阁凌烟霞。
乃知造物开神异,故压祇园布金地。
四顾鲸波翼宝岩,玻璃环拥青螺髻。
我生自厌薰膻腥,坐觉两腋生清泠。
夜凉海月耿不寐,几欲举手扪天星。
明朝收帆落尘土,一梦回头散风雨。
向令坡老此经行,想不愿为天竺主。
倦魂瘦。斜阳在、野桥袅袅烟柳。梦回天外岫。
记折短条,持赠亲手。沧洲驻久。草遍绿、南阡东亩。
日日高楼徙倚,听寒食节箫声,几临风翘首。曾有。
曼歌敛袖。清谈拥髻,人占江山秀。滟波春碧溜。
泪湿青衫,将离时候。花阴感旧。正客里、愁浓于酒。
暖炙银簧未奏。甚幽谷一声声,莺求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