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风月宜真赏,东岭烟霞称苦吟。
他日黄扉勤论道,秋风一梦到山林。
西溪风月宜真赏,东岭烟霞称苦吟。
他日黄扉勤论道,秋风一梦到山林。
这句诗是朱长文在《次韵蒲左丞游虎丘十首(其九)》中所写。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寻求真理的情怀。
“西溪风月宜真赏”一句中,“西溪”指的是西边的小溪,这里充满了清新自然之气。“风月”则是中国古代常用来形容美好景致的词汇,意味着诗人在这个地方可以欣赏到最为真挚和纯净的风光。
“东岭烟霞称苦吟”这句诗中,“东岭”与“西溪”相对,表明诗人的视野宽广,不仅局限于一处景致。“烟霞”则给人以朦胧、神秘之感,而“苦吟”则透露出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有着深沉的思考和内心的苦恼。
“他日黄扉勤论道”这句诗表明诗人曾经与朋友们在黄色的门扉下(可能是书房或学堂)讨论过道理,探索过人生哲理。这里的“他日”指的是过去的某一天,“黄扉”则增加了一种古色古香的氛围。
最后,“秋风一梦到山林”则表达了诗人在秋风中,似乎做了一个梦,梦到了深远的山林之中。这既可能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也可能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整句充满了超脱和自由的意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真理的情怀。
一丘合老渔樵席,诗声误落燕台侧。
夤缘得见玉堂人,面带九霄风露色。
夜光烂烂明月章,惠然堕我云山旁。
临风讽咏松色句,草木往往回春光。
松根老屋此山字,娟娟宝墨浮寒翠。
行人屋外屡徘徊,日落山空有虹气。
晨窗梦觉秋意清,三盥菊露呼陶泓。
开襟感激浩难写,万古不尽山青青。
东林旦气白,清旭含初景。
空斋松桂幽,光动离离影。
俄聆剥啄音,车马何炳炳。
我本黜世虑,脱落如废井。
屏迹谢时彦,兀坐息造请。
喜兹共萧閒,妙论得新警。
夜凉月满川,中流啸烟艇。
馀音袅秋风,清兴与川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