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先师庙,依依胄子群。
满庭陈旧礼,开户拜清芬。
万舞当华烛,箫韶入翠云。
颂歌清晓听,雅吹度风闻。
澹泊调元气,中和美圣君。
唯馀东鲁客,蹈舞向南熏。
肃肃先师庙,依依胄子群。
满庭陈旧礼,开户拜清芬。
万舞当华烛,箫韶入翠云。
颂歌清晓听,雅吹度风闻。
澹泊调元气,中和美圣君。
唯馀东鲁客,蹈舞向南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儒家庙宇祭祀典礼的场景,充满了庄重和神圣的气氛。诗人通过对先师庙宇肃穆、子孙满堂等景象的描述,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与教育的尊崇之情。
“肃肃先师庙”一句,设定了整个场景的庄严氛围,“依依胄子群”则描绘了一幅古代学者聚集在一起学习和讨论的温馨图景。接着,“满庭陈旧礼”、“开户拜清芬”两句,更进一步表现出对传统礼仪的遵循与尊重。
“万舞当华烛,箫韶入翠云”则是对祭祀典礼中的音乐舞蹈场景的描绘,通过“万舞”和“箫韶”的动态美感,传递出一种喜悦与祥和的氛围。诗人还特别强调了这种声音的清新高远,如同翠云般升腾。
“颂歌清晓听,雅吹度风闻”两句,更是从听觉角度进一步细化了这种美好的体验。早晨清新的时光里,能听到赞美先师和雅致旋律的演奏,这些声音随着微风传播,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澹泊调元气,中和美圣君”则是对儒家理想人格的描绘,即通过平和、宁静的心态来调整内在生命力,让个人的品德达到一种完美和谐的境界。
最后,“唯馀东鲁客,蹈舞向南熏”两句,诗人以“东鲁客”的身份出现,这可能是对自己身份的一种隐喻。通过这样的自称,诗人强调了自己作为外来之人的立场,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这份传统文化的向往和追求。蹈舞向南熏,则是对南方文明的赞美与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一种对古代礼仪的重视,也展现了儒家学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个人修养的追求。
旆拂西风,客应星汉,行参玉节征鞍。
缓带轻裘,争看盛世衣冠。
吟倦西湖风月,去看北塞关山,过离宫禾黍,故垒烟尘,有泪应弹。
文章俊伟,颖露囊锥,名动万里呼韩。
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
情寄吴梅香冷,梦随陇雁霜寒。
立勋未晚,归来依旧,酒社诗坛。
罗池刺史寡尘缘,画戟墙头筑望仙。
黄鹤与谁同一去,碧桃无主又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