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青山一榻深,铜柯石干半窗阴。
公馀点校七分易,老去服行三字箴。
消长乘除观物理,存亡操舍验人心。
日长大得官闲力,乳燕鸣鸠尽好音。
流水青山一榻深,铜柯石干半窗阴。
公馀点校七分易,老去服行三字箴。
消长乘除观物理,存亡操舍验人心。
日长大得官闲力,乳燕鸣鸠尽好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静谧而深沉的读书生活。首句“流水青山一榻深”,以山水环绕的宁静环境烘托出读书楼的隐逸氛围,暗示了诗人沉浸于书海的专注。次句“铜柯石干半窗阴”进一步描绘了窗外铜制的窗棂和石质的桌案,以及半掩的窗户透入的阴凉光线,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学习空间。
第三句“公馀点校七分易”,表明诗人利用公务之余的时间研读经书,对学问的严谨态度可见一斑。而“老去服行三字箴”,则表达了诗人随着年岁增长,更加注重实践简朴生活的理念,以“三字箴”为行为准则。
接下来,“消长乘除观物理,存亡操舍验人心”,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规律和人事的变迁,诗人领悟到世间万物的生灭法则,也反思人的内心世界。最后两句“日长大得官闲力,乳燕鸣鸠尽好音”,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官场生涯闲暇下来,连燕子和布谷鸟的叫声都显得格外悦耳,流露出对平淡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读书楼为背景,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学问、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宋代士人追求精神修养的风范。
太乙坛高凌紫氛,宫中夜夜延神君。
金盘千尺泻朱露,茎台五色飞龙云。
撞钟鸣鼓邀百祥,回旌驻跸瞻景光。
石检亲封绿文閟,河图著纪赤符昌。
九华灯明列星烂,八变乐终万灵见。
至尊端笏礼中天,北斗垂芒指前殿。
皇皇圭璧奠甘泉,奕奕楼居通列仙。
侍祀独有东方朔,登歌新恊李延年。
白茅授册侯五利,青鸟衔书作前使。
贝阙徘徊河汉沉,绛节缤纷王母至。
武皇北面来相迎,稽首至道闻要精。
能驱三尸鍊五魄,可以阅世为长生。
帝闻斯言再拜受,宴罢言归乐无有。
祈年何必汾水阴,无为自享南山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