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重读罢,掩卷对寒檠。
发为忧时白,心因学道清。
一窗秋月色,四壁夜蛩声。
坐倦闲攲枕,诗成梦不成。
黄庭重读罢,掩卷对寒檠。
发为忧时白,心因学道清。
一窗秋月色,四壁夜蛩声。
坐倦闲攲枕,诗成梦不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庚在秋夜独自阅读《黄庭经》后的感受。他读完书后,闭合书卷,面对着寒凉的灯烛(檠)。诗人的头发因忧虑时事而斑白,内心却因研习道义而心境清澈。窗外秋月皎洁,室内只有四壁间秋虫的鸣叫声。诗人疲倦之余,斜倚着枕头,试图小憩,但思绪纷飞,连梦也难以成眠。
整首诗通过描绘环境和心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道义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与无奈。黄庚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富有哲理的秋夜画面,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墨客的内心世界。
别君岁月多,万事皆非昔。
天昏惨暮云,愁绪繁堪织。
岂期成东邻,日造芝兰室。
吟哦戒骚奴,挥洒惊墨客。
犹嫌小伎耳,宴坐学欺魄。
人间倏流电,悟此真良策。
堂堂少林老,我岂得其骨。
君来叩两端,一笑非言默。
超然反其真,游子归故宅。
玄机傥未领,对面千山隔。
象罔亦何心,珠还赤水北。
圣贤勿云远,謦咳常在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