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樵腰短斧,朅来此山中。
林深绝人迹,邂逅两老翁。
石上安棋局,零落归飞鸿。
置斧偶坐睨,终竟谁雌雄。
低头欲借问,冉冉巢云松。
索寞下山去,树杪馀残红。
不知岁月远,但见邑屋空。
神仙在何处,只与人世同。
眼净偶自见,心到遥相通。
片时处仙境,百年坐春风。
区区笑刘吕,妄觅蓬莱宫。
老樵腰短斧,朅来此山中。
林深绝人迹,邂逅两老翁。
石上安棋局,零落归飞鸿。
置斧偶坐睨,终竟谁雌雄。
低头欲借问,冉冉巢云松。
索寞下山去,树杪馀残红。
不知岁月远,但见邑屋空。
神仙在何处,只与人世同。
眼净偶自见,心到遥相通。
片时处仙境,百年坐春风。
区区笑刘吕,妄觅蓬莱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远的山林生活图景。诗人以老樵的形象作为引子,步入深邃幽静的山林之中,遇见两位老翁,他们于石上摆开棋局,仿佛忘却了时间与空间,沉浸在对弈的乐趣中。诗人以“置斧偶坐睨”描绘出老樵的悠闲姿态,同时也暗示了对棋局胜负的淡然态度。棋局旁的“零落归飞鸿”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也暗喻了人生的无常和流转。
接着,诗人通过“低头欲借问,冉冉巢云松”的细节,展现了对两位老翁身份的好奇与尊敬,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与超脱生活的向往。老樵最终“索寞下山去”,山林间仅余“树杪馀残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面对“不知岁月远,但见邑屋空”的景象,诗人不禁思考起“神仙在何处,只与人世同”的哲理问题,表达了对永恒与短暂、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
最后,“眼净偶自见,心到遥相通”点明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而“片时处仙境,百年坐春风”则表达了对短暂瞬间美好体验的珍视,以及对长久安宁生活的向往。全诗以“区区笑刘吕,妄觅蓬莱宫”收尾,既是对追求虚幻仙境的讽刺,也是对现实生活价值的肯定,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