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得霜粳弟子舂,掌中山雀钵中龙。
诸方衲子归香积,可奈斋时一片钟。
种得霜粳弟子舂,掌中山雀钵中龙。
诸方衲子归香积,可奈斋时一片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僧侣生活场景的画面。"种得霜粳弟子舂",生动地展现了僧人亲手种植的糙米经过弟子们精心舂打的情景,霜粳象征着僧人们清苦的生活和对农耕的尊重。"掌中山雀钵中龙",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山雀比喻为碗中的小龙,形容食物虽简朴,但在僧人眼中却如龙一般珍贵。
"诸方衲子归香积","衲子"指僧人,"香积"是僧众聚集用餐的地方,这里表达了四方僧侣们结束劳作后纷纷回到寺中进餐的情境。"可奈斋时一片钟","可奈"表达出诗人对僧人们在斋定时分敲响钟声的感慨,这钟声不仅是提醒僧众们用斋,也象征着生活的规律和修行的仪式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海印寺僧侣们的日常生活,既有劳作的艰辛,又有修行的宁静,体现了作者对僧侣生活的理解和敬意。
青天赤日更黄埃,迎送纷纷正往来。
一夜炎蒸无计奈,三更风雨领秋回。
人生作麽禁寒暑,世事何如付酒杯。
遮莫髯间点霜雪,何曾笔下减琼瑰。
大江日东流,我坐自向西。
亦复拜新月,不为学蛾眉。
恭惟月生处,下临故园池。
青松一万株,牡丹三千枝。
床下枕北山,檐前漱南溪。
岁岁身不到,夜夜鬼必归。
鬼归谅何益,梦觉心自怡。
鬼梦尚如许,而况真归兮。
前日至邬子,西山出湖湄。
如见乡人面,一笑相娱嬉。
旅情得暂欣,乡愁动长思。
今朝发康郎,一路能相随。
我船趋都昌,回首尚见之。
偶尔转港汉,极目烟水迷。
不得一揖别,悔懊庸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