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广分何教,心将江汉期。
云招望寺处,月待溯杯时。
真侣谁伤别,降猿汝自悲。
多应过庐阜,幽赏却来迟。
欲广分何教,心将江汉期。
云招望寺处,月待溯杯时。
真侣谁伤别,降猿汝自悲。
多应过庐阜,幽赏却来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送还本上人游江西》,通过分析其内容和艺术特色,我们可以窥见诗人的情感世界及其对自然景观的深刻体验。
“欲广分何教,心将江汉期。”开篇即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期待,将内心的情感与大自然的江河相连,展现出一种超脱凡尘、向往自由的精神状态。
“云招望寺处,月待溯杯时。”这里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诗人仰望云端中的寺庙,与之交流,似乎在寻求心灵的寄托。同时,月亮象征着宁静与等待,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美好期许。
“真侣谁伤别,降猿汝自悲。”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哀愁。在这里,“降猿”可能是指古代一种用猿助饮酒的习俗,从中可以感受到一份难以言说的孤独与悲伤。
“多应过庐阜,幽赏却来迟。”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于友人的期待和回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深情且复杂的情感流转。庐阜(即庐舍)象征着隐逸生活,而“幽赏”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细细品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西之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怀。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高超的情感驾驭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野人头不巾,旷荡礼数略。
破帽久无缨,时遇大风落。
得君香水珠,感此意不恶。
薰之麝脐馨,贯以青丝索。
细文疑玛瑙,润色映掌握。
颇烦番舶载,亦费巧匠凿。
整冠揖贵人,使我不能乐。
何当从君游,高举谢城郭。
山风吹霜榆叶老,城鸦传声天欲晓。
征徒出门驾行装,斗杓倒悬月无光。
我停露车客停马,荒烟萧萧暗平野。
一杯浊酒且须须,九月垂杨不堪把。
歌声感激弦声繁,坐上醉人争笑喧。
相逢相别皆草草,心事如丝向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