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冠挂却白头新,廿载支离笑此身。
天上有星称处士,人间无父号穷民。
闲门客少荒三径,绿树阴疏冷四邻。
清磬一声香一炷,不知名利为何人。
儒冠挂却白头新,廿载支离笑此身。
天上有星称处士,人间无父号穷民。
闲门客少荒三径,绿树阴疏冷四邻。
清磬一声香一炷,不知名利为何人。
这首明代诗人钱谦贞的《复次漫兴前韵八首(其一)》描绘了一位年老的儒生形象,他已不再追求世俗功名,选择归隐生活。"儒冠挂却白头新",形象地写出他脱下儒冠,迎接新生的白发,表现出对过去生活的淡然和对新生活的期待。"廿载支离笑此身",二十年来的生活动荡,让他以苦笑面对自己的命运。
"天上有星称处士",他自比为高洁的隐士,犹如天上的星星,超凡脱俗。"人间无父号穷民",暗示他没有世俗的依靠,以"穷民"自称,流露出一种清贫但自尊的境遇。"闲门客少荒三径",门前冷落,只有稀疏的访客,反映出他的孤独与宁静。
"绿树阴疏冷四邻"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冷清,"清磬一声香一炷"则描绘出他独自享受禅定时光的场景,用磬声和香烟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最后,"不知名利为何人"直抒胸臆,表达他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真正生活意义的探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主人公的外在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他从儒家士大夫到隐士的转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