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三十七》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三十七》全文
宋 / 方蒙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十分正色白为难,眼底红黄总热瞒。

安得云英挥玉杵,臈馀为合返魂丹。

(0)
翻译
脸色严肃,白皙却显得难以应对
眼中的红黄之色,总是掩饰着内心的热烈
注释
十分:非常。
正色:严肃认真的表情。
白:形容皮肤白皙。
为难:感到困难或棘手。
眼底:眼睛深处。
红黄:这里可能指代情绪或面色红润。
总:总是。
热瞒:隐藏着热情。
安得:如何能得到。
云英:神话中的女神,此处可能象征仙药或灵草。
挥玉杵:挥动洁白如玉的捣药杵。
臈馀:腊月之后,冬季结束。
为合:为了调和。
返魂丹:传说中的起死回生之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蒙仲的作品,名为《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三十七)》。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独特的情感。

“十分正色白为难,眼底红黄总热瞒。” 这两句诗描绘了梅花在寒冷季节里依然傲立的坚韧美丽。梅花洁白无暇,被比作难得一见的高洁品质;而“眼底红黄”则是对梅蕊中隐现的细微颜色的捕捉,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观察力。

“安得云英挥玉杵,臈馀为合返魂丹。” 这两句诗则充满了神话色彩和道家修炼之意。云英即梅花,被赋予仙界的法器玉杵,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而“臈馀为合返魂丹”则是指通过冥想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以达到修炼成仙、返璞归真之境。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梅花的美丽,还反映了诗人追求精神超脱和内心宁静的理念。

作者介绍

方蒙仲
朝代:宋

(1214—1261)宋兴化军莆田人,初名澄孙,字蒙仲,以字行。方大东子。理宗淳祐七年进士。历邵武军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军,表倡儒术,请立樵川书院,以广教学,治以最闻。官至秘书丞。始以文字见知于贾似道。及似道相,独求外补。有《女教》、《通鉴表微》、《洞斋集》。
猜你喜欢

菩萨蛮

远烟笼翠舒新柳。春光暗向楼中逗。莫把绣帘开。

东风引恨来。遥山云一带。人在云山外。

芳草似离情。逢春处处生。

(0)

浣溪沙.春日

无事闲庭不启扉。箧香空叠旧罗衣。

绿浓红淡恨依依。

睡起海棠香梦足,隔帘芍药淡烟迷。

春来春去总堪疑。

(0)

望江南·其十九杂咏

江南好,上巳换衣单。

劲节临窗多翠竹,素心入室有芳兰。尽日与盘桓。

(0)

鹧鸪天.题莘溪凌荫周萍游词

银鸭炉熏心字焦。瘦吟烛底苦无聊。

怕翻乐府凄凉曲,念到家山泪暗抛。

身世感,等萍飘,萧萧几叶响芭蕉。

今宵秋雨纱窗里,梦断松陵十四桥。

(0)

减字木兰花.自题画梅

疏窗寒色。独抱冰心谁似得。瘦格玲珑。

人倚珠帘第几重。风多雾重。昨夜寒香吹入梦。

检点繁枝。犹胜春前雪压时。

(0)

换巢鸾凤.送顾启姬之燕京

日暖春秾。羡双飞彩凤,上国遨游。

金尊斟别酒,玉版写新愁。骊歌未唱泪先流。

忽轻说乘扁舟去休,也曾念、共绣阁、论文人否。

携手。何日又。剪烛窗前,絮语黄昏候。

吴岫云停,蓟门月落,两地应知眉皱。

韵事千秋遍传闻,题桥添个文君友。

钿车宝马,上林看遍花柳。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