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邵长孺李季常淮南见寄》
《答邵长孺李季常淮南见寄》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二子谈诗大历间,少年名字动江关。

剑看斗下雌雄气,雅似淮南大小山。

绿酒尚思黄篾寺,白头犹恋紫宸班。

广陵何日扁舟去,得与袁郎共载还。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对友人邵长孺和李季常的回赠之作,题为《答邵长孺李季常淮南见寄》。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文学交流的赞美。

首联“二子谈诗大历间,少年名字动江关”,开篇即以“二子”指代邵长孺和李季常,点明他们在大历年间谈论诗歌,其名字在江关地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暗示了他们作为年轻诗人的影响力。

颔联“剑看斗下雌雄气,雅似淮南大小山”,运用比喻手法,将邵长孺和李季常的才华比作剑下雌雄之气,又似淮南大小两座山,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文学成就和风格的独特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二人作品的欣赏与敬意。

颈联“绿酒尚思黄篾寺,白头犹恋紫宸班”,进一步抒发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绿酒代表了友情的醇厚,黄篾寺则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聚会之地,而白头犹恋紫宸班,则表达了即使年华老去,对昔日共同参与的文学活动的怀念与不舍。

尾联“广陵何日扁舟去,得与袁郎共载还”,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相聚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像古代文人一样,乘着扁舟,与友人一同归隐或畅游,共享文学之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欧大任对邵长孺和李季常才华的赞赏,也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文学交流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谒志公塔作二首·其二

钟声停苦事何如,今日东南物力虚。

倘忆金陵乡国否,遗民愿比鲙残鱼。

(0)

宫词·其四

未央楼殿敞秋风,芝火煌煌彻夜红。

知是骖鸾朝太乙,旌幢斜出五云中。

(0)

月夜闻笛

十载皋兰三出师,角巾归第鬓如丝。

那知今夜关山月,却向中原笛里吹。

(0)

宿太华山寺

石床横架万峰西,海上双珠入户低。

自是山中无玉漏,朝霞还有碧鸡啼。

(0)

送吴处士

春来愁雨复愁寒,此夕怜君各尽欢。

明日舟行三十里,城中山色隔城看。

(0)

无题

青衿白臂紫绡裳,翡翠斜分十二行。

最爱隔花人不见,玉盆间自浴鸳鸯。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