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枝枝,妆点春光如许。晓妆解、犹含宿雨。
粉腮红晕,似楚妃无语。乍离魂、亭亭倩女。
此中须著,西塞山前渔父。放扁舟、水云深处。
绿蓑青笠,长作溪山主。方消得、明霞千树。
临水枝枝,妆点春光如许。晓妆解、犹含宿雨。
粉腮红晕,似楚妃无语。乍离魂、亭亭倩女。
此中须著,西塞山前渔父。放扁舟、水云深处。
绿蓑青笠,长作溪山主。方消得、明霞千树。
这首《卖花声·桃花》由清代词人张令仪所作,以桃花为题,描绘了一幅春日桃林的生动画面。
“临水枝枝”,开篇即以“临水”二字点出桃花生长的环境,接着“妆点春光如许”一句,将桃花比作春日的妆点,形象地展现了桃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接下来,“晓妆解、犹含宿雨”描绘了桃花在晨光中带着昨夜雨水的清新姿态,仿佛刚刚醒来,还未完全绽放。“粉腮红晕,似楚妃无语”则运用比喻手法,将桃花比作楚国的美女,其娇艳欲滴的花瓣如同楚妃的红润脸颊,静默无声地展示着其独特的魅力。“乍离魂、亭亭倩女”进一步渲染了桃花的娇美与高洁,仿佛是亭亭玉立的少女,其魂魄似乎也随着桃花的开放而飘逸而出。
“此中须著,西塞山前渔父”一句,引入了渔父这一形象,暗示了桃花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放扁舟、水云深处”描绘了渔父驾着小舟,在水天一色的深处悠然自得的情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绿蓑青笠,长作溪山主”则通过渔父的装束和生活状态,强调了他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依恋,同时也象征着他成为溪山之主的自在与洒脱。
最后,“方消得、明霞千树”以“明霞千树”作为结句,不仅描绘了夕阳映照下的桃花林,更寓意着桃花的美丽与生命力能够长久地被人们欣赏与赞美,如同千树万树的明霞一般,绚烂而持久。
整首词通过对桃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活力的颂扬,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理的作品。
契丹始自幽州侵,石晋称臣祸古今。
孙饭未知何所啖,帝羓已在杀胡林。
周宗薄伐关南复,宋祖销兵燕蓟沉。
景贤相继开辽国,隆绪长驱向德深。
澶盟全倚寇莱力,报聘重烦富郑心。
南北休肩逾百载,重熙清宁果嗣音。
延僖不竞辽乃蹙,女真满万孰能禁。
夹山天祚亡宾铁,黑水完颜号白金。
纵使六州归宋室,空城惟见绿云阴。
五胡首难繇元海,流祸中原三百载。
元海安能为祸媒,晋武贻谋自贻痗。
八王相肉更相屠,五部还帅空相待。
左国为都气类成,雒长已入中原改。
聪曜横行孰可当,为汉为赵终为儡。
青衣执盖万年羞,胡雏执曜真磊磊。
本从光鹿求并驱,岂知族虎方饥馁。
灭赵终归故晋人,天纵天骄天必悔。
古来逆叛皆巨恶,靳冉除戎宜薄罪。
长男少女刘莫留,三十八孙石堪醢。
胡不乱华胡不亡,天将灭胡亦胡诒。
举目山河思厉阶,渊聪勒虎今何在。
古之清节士,箕山有遗风。
允作诗歌祖,以开时世聋。
日月山中有,勋华此处穷。
天下虽大物,不挂之子瞳。
揖让虽美德,不留之子衷。
磐石尔为谁,山河自始终。
嗟兹匹夫志,可傲帝王躬。
千载听其言,白云动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