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韭韶光,落灯时节,东风今夜初暖。
缕金屏内香浓,碧玉盏中春浅。
鸟声报客,正风揭、画帘丝软。
好良宵、不饮何为,况有玉凫银燕。
红烛里、忽抛星眼。绡幕外、谁凝雪面。
依稀人在琼楼,只少歌翻阆苑。
画图相识,又恼乱、心情如线。
最牵愁、我梦扬州,月下箫声曾见。
剪韭韶光,落灯时节,东风今夜初暖。
缕金屏内香浓,碧玉盏中春浅。
鸟声报客,正风揭、画帘丝软。
好良宵、不饮何为,况有玉凫银燕。
红烛里、忽抛星眼。绡幕外、谁凝雪面。
依稀人在琼楼,只少歌翻阆苑。
画图相识,又恼乱、心情如线。
最牵愁、我梦扬州,月下箫声曾见。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夜宴饮的温馨场景。开篇以“剪韭韶光,落灯时节”点明时令与氛围,接着“东风今夜初暖”一句,既写出了春风的柔和,也暗示了春意的萌动。接下来,“缕金屏内香浓,碧玉盏中春浅”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室内浓郁的香气和杯中的春色,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浪漫的氛围。
“鸟声报客,正风揭、画帘丝软”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热闹与舒适,鸟鸣声与微风轻拂画帘的细节,增添了生活的气息。紧接着,“好良宵、不饮何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而“况有玉凫银燕”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宴会上佳肴的精美。
“红烛里、忽抛星眼。绡幕外、谁凝雪面”两句,通过红烛与绡幕的对比,以及对人物眼神与面容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宴会中人物的神态与情感。接下来,“依稀人在琼楼,只少歌翻阆苑”则借用了仙境般的比喻,表达了对宴会美好氛围的向往与赞美。
最后,“画图相识,又恼乱、心情如线。最牵愁、我梦扬州,月下箫声曾见”几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夜宴饮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充满了生活情趣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