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如日月,下照无党私。
藏珠与韫玉,所得自华滋。
恭惟吴季子,夙禀明睿姿。
近取子臧节,远绍泰伯基。
两以大国让,廉风起蛮夷。
观乐义已烛,挂剑心如饴。
时方尚诈力,子独恪且祇。
时方事寇攘,子独甘弃遗。
孔子不到吴,闻风重赍咨。
佳城介申浦,采地亦在兹。
特书寄馀哀,岂不遐迩思。
惋惋龙蛇翥,皎皎星日垂。
禹世怀道义,取舍实系之。
寄言邦之人,无但岘首悲。
圣人如日月,下照无党私。
藏珠与韫玉,所得自华滋。
恭惟吴季子,夙禀明睿姿。
近取子臧节,远绍泰伯基。
两以大国让,廉风起蛮夷。
观乐义已烛,挂剑心如饴。
时方尚诈力,子独恪且祇。
时方事寇攘,子独甘弃遗。
孔子不到吴,闻风重赍咨。
佳城介申浦,采地亦在兹。
特书寄馀哀,岂不遐迩思。
惋惋龙蛇翥,皎皎星日垂。
禹世怀道义,取舍实系之。
寄言邦之人,无但岘首悲。
此诗描绘了对古圣贤者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人物吴季子的怀念。开篇即以“圣人如日月,下照无党私”强调圣人的光辉普照,无私无偏。此后,通过“藏珠与韫玉,所得自华滋”隐喻吴季子之德行高尚,深受人们赞誉。诗中“恭惟吴季子,夙禀明睿姿”一句,则直接表达了对吴季子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话,如“近取子臧节,远绍泰伯基”、“两以大国让,廉风起蛮夷”,则展示了诗人对于历史上高尚品德和政治理想的向往。其中,“观乐义已烛,挂剑心如饴”一句,更是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时方尚诈力,子独恪且祇”、“时方事寇攘,子独甘弃遗”表达了对吴季子的赞美,以及他超脱世俗、不为物欲所动的高洁品质。随后的“孔子不到吴,闻风重赍咨”,则是诗人借用孔子的智慧来强调吴季子的名声和影响力。
最后,通过“佳城介申浦,采地亦在兹”、“特书寄馀哀,岂不遐迩思”,诗人表达了对吴季子墓地的怀念,以及通过文字来传达自己复杂的情感。结尾处,“惋惋龙蛇翥,皎皎星日垂”则是对美好事物的赞叹和对逝去时光的惆怅。全诗以“禹世怀道义,取舍实系之”结束,意味着诗人对于古代圣贤所传承的道德理念有深刻的理解和珍视。而最后一句“寄言邦之人,无但岘首悲”,则是诗人对后人的劝勉,希望他们能够超越个人的悲欢,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历史与社会。
日午放船湖上头,虞山随船走不休。
高云仰见出翠壁,飞影下接沧波流。
青林人家隐山麓,鸡鸣犬吠闻中洲。
鸬鹚群栖竹叶暗,蜻蜓特立荷花秋。
莲歌渔唱尚互答,落景在树犹堪游。
小舟争渡各先去,独逆风波浑不忧。
良玉假雕琢,好诗费吟哦。
诗句果如玉,沈谢不足多。
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
作诗亦如之,要在工夫至。
辨玉先辨石,论诗先论格。
诗家体固多,文章有正脉。
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
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底处飞双燕,衔泥上药栏。
莫教惊得去,留取隔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