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海南行浙与闽,远游原是误清贫。
一腔豪气依然在,未许浮名绊此身。
遵海南行浙与闽,远游原是误清贫。
一腔豪气依然在,未许浮名绊此身。
这首诗《辛卯岁应台湾电局总办之聘途次有感》由清代诗人荣永禄所作,通过其文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与坚定意志。
首句“遵海南行浙与闽”,描绘了诗人遵从命运的指引,从海南出发,途径浙江,最终抵达福建的情景。这一句不仅勾勒出地理上的行程,也暗含着诗人对命运安排的顺应与接受。
接着,“远游原是误清贫”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选择远行的反思与自省。这里的“误清贫”并非指实际的物质贫困,而是精神层面的自我质疑与挣扎,即是否因追求理想而放弃了原本的宁静与安逸。
“一腔豪气依然在,未许浮名绊此身”则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他虽身处旅途,但心中仍保有满腔豪情壮志,不愿被世俗的虚名所束缚,展现出一种超脱于物质与名利之外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身经历的回顾与思考,展现了其在面对人生选择时的矛盾与坚持,以及对理想与自由的不懈追求。荣永禄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哲思,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及其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罗浮看日出,奇胜甲天下。
我来兼看月,恰值中秋夜。
万山同一月,登高自舒写。
看月兼看霞,霞光照尊斝。
两山分霞处,草木为之赭。
看霞兼看云,云飞不可把。
青天如穹庐,团团覆九野。
我兼看风雨,离合此山者。
此山得天多,我得亦非寡。
明儒盛讲学,天下皆讲席。
几令名山间,有儒无道释。
有人囊罗浮,梦里天海碧。
四百卅二峰,一囊不为窄。
天鸡忽破梦,瞬息时代易。
篝火狐鸣徒,山中岸赤帻。
洞天与福地,污蔑殊可惜。
何时此名山,复奠缁黄宅。
无复儒者宫,来游但诗客。
何来碧眼胡,亦蜡游山屐。
尔徒惯豪偷,勿此为山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