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秋春山作·其二》
《初秋春山作·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静去忘朝暮,庭空一叶惊。

香焚消雨气,笔落起秋声。

林鸟欲无语,山花安用名。

月寒频化水,相照有馀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春山的宁静与清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和深邃情感。

首句“静去忘朝暮”,开篇即点出山中之静,时间仿佛凝固,朝与暮的更替被遗忘,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庭空一叶惊”一句,以一片落叶的飘落打破了山间的寂静,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引人遐想。

“香焚消雨气,笔落起秋声。”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焚香驱散了雨后的湿气,而笔落则带来了秋天特有的声响,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生动地描绘了初秋的景象。这里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变换,也暗含了文人墨客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的灵感。

“林鸟欲无语,山花安用名。”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的感悟。林中的鸟似乎也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不再高歌,山花虽美,却无需以名字来彰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赞美。这里的“无语”与“安用名”,既是对自然界无声胜有声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月寒频化水,相照有馀清。”月光如水,寒意袭人,但在这清冷之中,诗人找到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纯净与和谐。月光与水的交融,不仅映照出自然界的美丽,也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秋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庆宫春

岸苇平潮,渚莲销粉,暮云作尽秋色。

凉入空江,萧萧夜雨,短蓬清溜自滴。

记曾分手,黯春绪、垂杨未碧。

山围依旧,偏是孤灯,照愁今夕。

旅怀坐对茫茫,白发新添,此情谁识。

连环解赠,淩波去后,岭竹斑痕犹积。

袖罗香减,怅天远、难凭雁帛。

初寒清警,幽梦醒时,隔江闻笛。

(0)

木兰花慢

春明门外路,看迤逦,接天涯。

任当道豺狼,处堂燕雀,起陆龙蛇。莫邪。

且藏匣底,饱河鱼,洛笋即为家。

满载英华书画,閒吟嵩少烟霞。京华。聚散等抟沙。

世事一长嗟。是楚泽椒兰,齐邱松柏,秦国蒹葭。

灵槎。不浮天上,铸玲珑、无术教皇娲。

他日刘郎重到,玄都认取桃花。

(0)

闻万福华义士刺虏臣王之春不中感赋·其一

君权无上侠魂销,荆聂芳踪黯不豪。

如此江山寥落甚,有人呼起大风潮。

(0)

次韵和陈巢南岁暮感怀之作·其二

匈奴未灭敢言家,揽镜犹言鬓未华。

赤县无人存正朔,青衫有泪哭琵琶。

入山我愿群麋鹿,蹈海君应访斗槎。

留得岁寒松柏在,任他世网乱如麻。

(0)

题赵叔雍高梧轩图

誓卜幽居傍湖曲,画手设施无不足。

挺立长梧凉压屋,旁罗矮细千竿竹。

层层都活石气中,夜捲秋声入吟腹。

楼台窈窕出晴雨,山水氤氲界边幅。

应带坡公葑草堤,恍接逋仙梅花麓。

英妙少年亦痴绝,要令梦染灵峰绿。

异时朱况两秃翁,携访赓歌任沉陆。

(0)

暮春抵沪同大武伯夔子言游半淞园泛舟小溪作

海雨歇游氛,天清楼阁晓。

胜侣挟俱出,飞车疾于鸟。

郊原青茫茫,晴烟笼未扫。

新园初挂眼,篱下江流绕。

魔舞夺闲地,犹留玩芳草。

层坡耸孤亭,石窟穿窈窕。

把茗眺云物,人影栖木杪。

登降随仕女,写我溪光好。

艇子趋凫鹥,残阳满怀抱。

回复迷所历,四照俨蓬岛。

漠漠濠梁趣,恢恢劫尘表。

馀兴杂棹讴,忘归不知老。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