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沧波一气流,飞扬何处见瀛洲。
星辰积水寒光动,日月虞渊片影浮。
坼地东南穷禹迹,谈天中夏定神州。
亦知广泽无荒漠,自有鱼盐佐国筹。
浩荡沧波一气流,飞扬何处见瀛洲。
星辰积水寒光动,日月虞渊片影浮。
坼地东南穷禹迹,谈天中夏定神州。
亦知广泽无荒漠,自有鱼盐佐国筹。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大海的遐想与感慨。首句“浩荡沧波一气流”,以“浩荡”形容海面的广阔无垠,“沧波”则点出海水的颜色和质感,整个画面给人以辽阔深远之感。“飞扬何处见瀛洲”,瀛洲是传说中的仙岛,此处借以象征心中的理想之地,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接着,“星辰积水寒光动,日月虞渊片影浮”,这两句通过星辰、积水、日月等自然景象,展现了大海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宏大。星辰的寒光在水面上闪烁,日月的光影在海面上浮动,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海洋夜景图。
“坼地东南穷禹迹,谈天中夏定神州”,这两句进一步拓展了视野,将大海与历史、文化联系起来。禹迹指的是大禹治水的足迹,这里用来形容大海的广阔无边;“谈天中夏定神州”则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天地之间的思考,以及对中华大地的自豪感。
最后,“亦知广泽无荒漠,自有鱼盐佐国筹”,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大海资源丰富性的认识,认为大海不仅是一片广阔的水域,更是国家财富的重要来源,可以提供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盐业资源,支持国家的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海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国家富强的期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小步騧骝细织帴,群僚拜赐赤墀前。
玉门关外年年贡,金水桥边一一牵。
周制天闲元十二,卫诗騋牝亦三千。
不才驽钝知何补,多幸青云早着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