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萧条九月时,沙蝉海燕各分飞。
杯盂未称尝生酒,砧杵先催试熟衣。
泉漱玉声冲石窦,橘垂朱实压荆扉。
无过纵有家山思,印绶留连争得归。
八月萧条九月时,沙蝉海燕各分飞。
杯盂未称尝生酒,砧杵先催试熟衣。
泉漱玉声冲石窦,橘垂朱实压荆扉。
无过纵有家山思,印绶留连争得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八月萧条九月时,沙蝉海燕各分飞。" 这两句以时间为切入点,勾勒出秋天的萧瑟与昆虫的活动,传递出季节更迭和生机勃发的意象。
"杯盂未称尝生酒,砧杵先催试熟衣。" 这两句则转向日常生活,通过对饮食和纺织劳动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秋季准备过冬的忙碌场景,反映出古人生活的自给自足和勤俭节约。
"泉漱玉声冲石窦,橘垂朱实压荆扉。" 这两句诗再次回到自然描写,溪流潺潺的声音以及橘子成熟的景象,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秋天山谷图。
最后两句 "无过纵有家山思,印绶留连争得归。" 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即使没有过错,也会因为思念家乡而归去,这里的“家山”不仅是自然环境,更包含了情感和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写,流露出诗人深厚的乡愁和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飞泉撼琳球,群山高崔嵬。
中有古道场,紫烟笼观台。
石门不施关,荣辱自不来。
霜钟鸣万壑,日出山雾开。
老僧挈筠篮,上山拾羹材。
归煮南涧水,至味谢盐梅。
食饱不下床,法身充九垓。
破衲一甲子,云閒与徘徊。
我欲吐情语,铭之古岩隈。
云切戒多事,勿听龙作媒。
为雨非不佳,世间多尘埃。
预恐为雨罢,归来污苍苔。
居然麋鹿性,疏散疾已痼。
杖策城东门,旷景引閒步。
日正摇江影,春已暖沙路。
疏梅忽相值,与我如有素。
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
颇复动诗兴,况乃有酒户。
与君嗅花饮,饮罢为花赋。
揽此冰雪姿,裁作山间句。
更得双南金,何逊似风度。
夷融兴未惬,短景不少驻。
呼僮扶步归,要折花无数。
辟掠閒愁自不干,因春成老亦看看。
花枝本自能时样,燕子从前有岁寒。
酒著酡颜衰似健,仗扶沙步雨犹乾。
杜门何似频还往,藉绿簪红趁逐欢。